关于引导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时效化建议的回复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03064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7-31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引导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时效化建议的回复

 

邓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时效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我市教育事业的支持和贡献。您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积极推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完善课程教材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强化工作指导。指导各区县和学校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系统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工作体系,大力推动形成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同时,加大部署推动力度,促进区县和学校“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宣传推广了一批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中小学德育水平的提高。

二是打造品牌活动。近年来,我市举办了“开学第一课”“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德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部署开展了“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包含“图话百年”宣传教育活动、“童心向党”班会活动、“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等,指导区县和学校将学习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丰富教育资源。统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以及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红色旅游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四是强化协同育人。指导各区县和学校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学校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服务能力,密切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与宣传、网信、综治、公安、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推动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拓展德育活动载体途径,不断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一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指导各区县和学校“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创新德育工作载体,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家校协同育人。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推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推动家长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

四是深化网络环境治理。配合相关部门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和管控,严防网上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共同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五是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系列化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持续丰富阅读活动形式,指导各区县和学校继续实施“名家领读行动”,激发教师和儿童读书的热情。同时,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力度,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立德树人、阅读育人、以文化人重要抓手,提炼各学校有效经验的做法,积极打造学校阅读品牌,并争取将优秀案例进行全市推广,形成“书香校园”淄博模式。

六是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继续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工信科工等部门广泛开展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指导各地通过实践体验、研学旅行等方式,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教育事业的关心、理解、支持,让我们为淄博教育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淄博市教育局

                          2024731

  

 

关于引导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时效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