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290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教育局
答复时间: 2023-08-17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的答复

 

曹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我市教育事业的支持和贡献从提案的内容能够看出,您对于中小学礼仪教育有着十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这对我们推进相关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注重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认真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把文明礼仪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要求。积极指导各中小学校教育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规范言行举止强化礼仪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各区县和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针对您提案,我们将立足实际,加大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统筹与规划。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深度融入中小学德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强教师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文明礼仪素养、文明礼仪示范意识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能力,以带动和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开展文明礼仪课堂教学指导各学校将文明礼仪内容有机融入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深入挖掘各科目中蕴含的文明礼仪教育资源,将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开发开设礼仪教育校本课程,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发挥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鼓励学校编写文明礼仪手册,加大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支持学校通过借助研学旅行基地,开发文明礼仪研学课程,借助校外资源做好文明教育。

三、注重实践,形成机制鼓励支持学校与研学基地合作开发礼仪教育研学课程,通过礼仪研学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礼仪文化,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组织和引导中小学生走进社区、博物馆、图书馆,把礼仪教育与开展环境保护、公益劳动和文化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文明行为评价,积极探索将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促进知行合一

四、加强家校协同,全面落实文明礼仪教育指导各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将各学段、各年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要求、方法告知家长,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活动等,对家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家长自觉规范言行举止,注重家教和家风,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盼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教育,为我市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淄博市教育局

                                                                                                2023817

一、加强统筹与规划。一是加强我市礼仪教育阵地建设,将礼仪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结合校园文化,加大礼仪教育内容载体建设。二是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推动礼仪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课程中,统一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礼仪课程师资的培训,加大礼仪课程师资投入,努力让礼仪教育走进每个老师和学生心中。三是要推动我市家长礼仪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针对礼仪教育举办一些宣讲活动,多方面地向学生家长普及正确的礼仪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礼仪教育体系。一是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编制适合现代学生成长的礼仪教育配套教材,强化教材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让礼仪教学有迹可循,使礼仪教育能应用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二是要把礼仪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程中,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充分弥补思想品德课程实操性弱的问题。三是推动我市中小学定期组织线上线下规范化的礼仪课程培训,邀请省内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帮助教师做好每周的学习教研工作,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提升教师的礼仪课程教学能力。四是要加强对我市中小学礼仪教育工作的日常性检查评价,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依托,制定和实施学校礼仪教育工作检查评选办法。 三、强化家校礼仪共育。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以此为依托,通过学校与家长的良性互动交流,发挥学校及教师教育学生的专业优势,为家长提供礼仪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礼仪教育能力和水平。二是推动我市开展“书香家庭”系列教育活动,传承优秀家风,培养优良礼仪文化传统,为中小学生礼仪教育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三是我市中小学要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前往图书馆、文化馆、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公共文化机构接受礼仪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