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稿解读|《淄博市教育局等11部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解读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677M/2021-513134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3-16 发布机构: 淄博市教育局

文稿解读|《淄博市教育局等11部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解读

发布日期:2021-03-16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市教育局11部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解读

2021119,《淄博市教育局11部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长足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但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为每个孩子提供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和优质化、多样化普通高中教育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此为目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我基础教育内涵提升、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二、在体系架构上,《意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意见》主要包括7个方面24项内容,体现为一个坚持、三个深化、一个建设、两个强化”。“一个坚持”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个深化”包括深化育人体系改革、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其中,深化育人体系改革主要是注重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家校共育等,以推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式、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加强教研科研工作等,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考试评价改革,主要是通过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招生考试制度等,以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一个建设”即加快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实施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工程、加快创建优质特色高中,从而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两个强化”包括强化师资保障、强化保障措施。其中,强化师资保障主要是通过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等,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强化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落实部门职责、强化考核督导、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等,以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三、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意见》有哪些创新性政策?

一是围绕抓好“五育并举”这一目标任务落实,贯彻落实国家、省政策,分类制定专项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凸显德育实效性;突出齐文化等地方优秀文化传承;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径,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合教育;建立市、区县两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推动公共设施创设中小学生学习实践环境,加强劳动教育;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沟通能力。

二是积极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应用示范区建设,推广应用《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服务课程改革的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建设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深化“互联网+教育”,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实现数字资源、教育数据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四是建设“家门口好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努力办好每一所义务段学校,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提升、富有特色”的办学局面。

四、在破“五唯”方面,《意见》有哪些举措

《意见》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作为基本要求;二是提出深化育人体系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作了部署安排;三是以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应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健全质量评价体系,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中小学的根本标准,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五是把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内容,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

、在抓好工作落实上,《意见》有哪些安排?

《意见》在遵循国家、省规定举措基础上,着眼于《意见》落地,又在三个方面强化了工作落实。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提出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同时,梳理出了20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分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部门。二是强化了师资保障。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三是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市直及教育示范县普通高中每生每年1200元,其他区县每生每年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