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全县学前教育区域教研工作走深走实,全面提升教师建构数学学习路径,助力幼儿思维发展。近日,高青县举办学前教育第三期“建构数学学习的新路径”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童恩教育赵少冬老师通过专题讲座与材料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各学区及县属幼儿园的园长、骨干教师等7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首先赵老师围绕幼儿数学基础概念进行知识回顾,涵盖感数概念及特点,计数的定义、原则、发展进程,按物点数发展阶段,以及培养幼儿说总数的多种方法,并且借助表格、网络图等形式帮助老师们进行知识梳理,为后续深入学习幼儿园数学教育筑牢知识根基。 本次培训,赵老师围绕基数意义的概念、基数意义的发展路径、材料的解读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通过理论讲解、材料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助力教师掌握幼儿基数意义教学的要点与方法,提升教师数学教育专业能力,为幼儿数学启蒙筑牢根基。 赵老师以小海螺操作材料《大丰收》为切入点,围绕基数意义展开深入讲解,通过展示视频案例,让教师现场观摩幼儿操作过程,引导教师依据幼儿的操作水平,判断其发展能力,及时关注个体差异,进一步设计难度递增的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形式,更好地支持幼儿基数意义关键经验的发展。 在活动中,我们要多多关注幼儿操作时的专注度、操作方法等,分析其对基数概念的掌握情况,并给出进一步指导策略。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小组成员化身数学游戏的“小小玩家”,围绕游戏材料展开深度剖析。从材料投放的先后逻辑、多元玩法设计,到教学指导的核心要点,老师们结合实践经验各抒己见,将对游戏材料的专业思考娓娓道来。现场思维碰撞火花不断,既有对教学细节的精准打磨,也有对创新模式的大胆设想。 通过分享互鉴,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数学教学的视野边界,更在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数学核心经验的理解,将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智慧,为未来的教学创新积蓄力量。
培训尾声,赵老师提纲挈领,为整场学习之旅画上点睛之笔。她指出区域活动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隐形课堂”,建议教师们精心设计区域材料,将数学核心经验巧妙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自然建构知识,并将所学迁移至集体活动与日常生活中。 最后,学前科负责人针对培训进行总结提升,一是强调教师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动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二是结合园所实际,创新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园本发展路径;三是号召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前沿教育理念在全县学前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实现优质教研成果的最大化辐射。 此次培训,为教师带来了前沿的数学领域教育理念与实用方法,解决了诸多教学困惑,为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力推动了全县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局学前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