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大力推进6E课堂的今天,劳动课也积极跟进,在原有劳动课的基础上,深度融入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信息化赋能等元素,以真实且富有吸引力的任务为驱动,引领学生沉浸式探索劳动知识与技能。

在“齐鲁风韵雅居”项目里,学生们接到的任务是设计学校和小区的园林景观。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手工捏塑,孩子们得先实地观察校园与小区的环境布局、植被种类,了解居民与师生的活动需求,像小设计师一样绘制草图,规划功能分区,如:休闲步道如何蜿蜒,假山池沼如何搭配,绿植花卉怎样搭配才能四季有景。过程中,他们自主查阅资料、请教园林专家,学习园林建筑风格演变、植物生长习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将一方小小的黏土塑造成饱含创意与人文关怀的微观园林,成就感满满。

在清洗水果与探究水果贮藏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放异彩。小组分工明确又协同紧密。有的同学负责收集不同水果的清洗要点,从易残留农药的苹果、葡萄,到表皮娇嫩的草莓,对比清水、盐水、小苏打水等不同洗剂效果;有的专注研究保鲜盒、保鲜袋区别,通过实验测试透气性、保湿性对水果保鲜期的影响,记录数据、分析结论。大家相互交流、共享成果,不仅高效掌握知识技能,更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与包容,团队意识悄然生长。

在榫卯结构课上,信息化赋能,拓宽了学习边界。学校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劳动教育插翅添翼。课堂上,老师们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精妙榫卯建筑、现代化果园智能管理、前沿3D打印创意家居等视频资料,拓宽视野,激发向往。在学习榫卯结构制作时,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观察古代工匠精细操作,拆解复杂榫卯节点,理解物理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