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川区北关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一场以“跨学科学习探究”为核心的语文联合教研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为传统课堂注入新活力。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团队评课与专题报告等环节,展示语文与科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深度融合。 在课例展示环节,刘向蕾老师执教的《花钟》将科学知识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了学科界限。刘老师借助AI植物学家“林奈”的虚拟形象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植物开花时间规律的探究兴趣,让科学知识在语文课堂中自然渗透。同时,刘老师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索相得益彰,课堂氛围活跃。 孙萌老师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中,以《清明上河图》为依托,通过“小小讲解员”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堂上,孙老师运用数据引导学生描述街市场景,并结合美术学科,播放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宋代汴河两岸的繁华。学生们还化身“宋代小史官”,根据画中细节推测当时的社会风貌,使语文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 课后,北关小学“情意语文”教研团队从跨学科视角对两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团队成员认为,刘向蕾老师的课堂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科学逻辑与语言思维的有机融合;孙萌老师则通过“名画+数据+任务”的创新设计,将艺术鉴赏、历史探究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最后,教研团队发布了《融合跨学科学习探究 实现有意义语文实践》的专题报告,以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课程为例,提出“三融合”策略,强调跨学科学习应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整合知识与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对世界的完整认知。 此次语文联合教研活动展示了北关小学教育集团在跨学科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打破学科边界,学校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立体的学习体验。未来,北关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教研团队将继续深化创新,推动语文学习从课本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实践。(赵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