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2025年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教研工作成效,并对2025年教研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康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新局面。 
会上,各区(县)分管领导围绕加强教学视导、抓紧教研常规管理、加快教科研成果培育、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依次作交流发言。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水英对2025年的全市基础教育教研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具体推进措施、工作方向和实施路径。 
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全面推进、硕果累累。课程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3节精品课获“部级精品课”,50节优课获“省级优课”,获奖率全省前列;18个实验教学说课案例入选省级优秀案例,获奖率全省第一,其中3个案例参加全国实验教学说课现场展示,占全省展示总数的1/3。拔尖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全国奥赛决赛实现金银牌的历史性新突破。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67个案例获评山东省特教学校优秀案例,10名教师参加全省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2人获得特等奖,获奖率居全省第一。推报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省学前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率均列全省第一,5项成果入选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项目。教师专业发展展现新风貌,7人入选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2023-2026)人选,入选率居全省前列。“读书强基·齐阅淄博”成效显著,推出21期112节“齐阅淄博”名师阅读公开课,全市“书香校园”数量达261所,占比54.2%,居全省第一,提前三年完成省定“书香校园”建设任务。教研数字化进程迅速推进,开展“互联共研·提质强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行动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教研活动88期,面向全国进行课例展示直播26场,全面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教材实施能力。 会议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背景下,教研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刻理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紧跟国家发展需求,调整教育方向,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教研工作要重规矩、讲规律,追求全面发展的质量,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生生命全周期。要规范作息时间,优化课后服务,减轻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确保课程开设齐全,评价突出诊断性与发展性,营造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同时,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要提升教育质量,转变育人模式,从新从细从实抓教学常规,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AI技术,赋能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抓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应用,通过科研、教研、教学、培训四位一体的方式,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探索新的绿色评价体系,创建更加健康、高效、公平的教育环境,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会议要求,2025年,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围绕“四强一化”部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以“强课提质”为核心,全面推进“淄博好课”改革,聚焦教学评一体化,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学习实践、作业和考试研究,提升课程品质;以“强研提效”为支撑,深化“1+1+N”共同体建设,优化教研工作机制,培育优质教学成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坚实保障;以“强师提能”为关键,研训一体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三名”工程,完善教师梯队培养,探索四位一体校本研修,助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以“强基培优”为抓手,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深化“读书强基”,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推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为培养时代新人奠定基础;以“数字赋能”为驱动,积极推动教研数字化转型,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进交互在线教学系统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研究,以创新技术赋能教研工作高品质发展。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者将以“四强一化”为行动纲领,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奋力书写淄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