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教师报》刊发了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关于雷锋精神助力学校发展的文章

2025-03-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3月5日,《中国教师报》以《融入日常的追“锋”行动》为题,刊发了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关于雷锋精神助力学校发展的文章。


融入日常的追“锋”行动

临淄区玄龄小学    甄 姣

 “我推荐王茗冉为追‘锋’少年,她作为班长,每天早上帮助同学做值日。书包橱、书橱、黑板,哪里不够整洁,她就默默整理”“我推荐陈泽宇为追‘锋’少年。他不仅自己写字好看,还时刻提醒小组成员怎样落笔顿笔……”2月27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教室里,评选“追‘锋’少年”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雷锋精神在学生如数家珍般的讲述中深入人心。

一直以来,学校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聚焦培根铸魂,着力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钉子精神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素养,但教师的工作特别琐碎繁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因此,学校一直倡导磨课制度,一个教研组就一节课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追求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

雷锋的钉子精神还渗透在教师成长道路的方方面面:教师没有时间聚在一起研读新课程标准,就建群接力朗读并分享心得;日常工作的琐碎容易让教师忽略基本功的训练,可每周利用小黑板写粉笔字,并在走廊进行展示,用碎片时间强化基本功;大部头的专业理论书籍难啃,学校便在教师食堂的窗边设置书架,摆上各类教育读物,方便教师在午饭后翻阅。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成为教师自我成长路上的座右铭。

党团队一体化助力雷锋精神层层渗透。对学生而言,最好的教育是示范。学校以党团队一体化三航育人模式为工作方针,用党建、团建引领少先队建设。将雷锋精神学习活动化,是渗透雷锋精神的第一步。学校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如何传承雷锋精神”大讨论;在学生中组织“我向雷锋叔叔学什么”演讲比赛;千人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重温入队入党誓词;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将雷锋精神的学习课程化。

重读雷锋日记,让师生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9本、177篇日记是雷锋生命历程中的思考和追求,是了解雷锋精神最直接的方式。这些“金子一般的语言”承载着雷锋的感悟与思想。为此,学校组织党员、团员、队员一起重读雷锋日记,让师生在掷地有声的诵读中深植做当代雷锋的信念。

化雷锋精神为行动,是传承雷锋精神最好的实践路径。学生通过研学活动,重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找寻齐文化足迹、领略家乡新风貌,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党团队一起行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区进行垃圾清理、文明宣讲、公益捐助等活动,让雷锋助人为乐、一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党员队员间传递。学校还致力于学习雷锋精神长效机制的打造,把学雷锋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以月度活动与年龄特点为梯次,结合“爱读书、会写字、善表达、好劳动、强体质”的育人目标,定期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化追“锋”行动,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讲好雷锋故事助力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在升旗仪式、班队会上,学校将雷锋故事系列化,让教师绘声绘色将雷锋故事讲给学生听。讲好雷锋故事比赛,又让玄龄学子将雷锋故事内化反刍,在讲演中学习雷锋精神。

除了口口相传的讲述,多形式多体裁的创作也让雷锋形象在学生心中栩栩如生。“沿着蜿蜒的铁路线,寻找英雄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铁轨轻声细语:他刚护送迷途的老人,怀里的车票还带着体温;瞧,那褪色的军装口袋,装着留给孤儿的铅笔。”在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二年级六班的学生仿写出这样的语段,继续讲述雷锋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故事。而旋律诗社的学生刘谨溪,更是用自己独到的笔触,以诗歌来纪念雷锋——“军绿挎包装满星光/撒向人间便化作银河/二十二年不是终点/三月/枝头的新芽在诉说”。

绘画、手抄报、朗诵,讲述雷锋故事的形式不一而足,却都传递着雷锋精神的光芒。近日,雷锋画像主题刻纸创作在临淄区多层刻纸传承人王涛的指导下完成。一把刻刀、一双巧手、一页彩纸,学生认真勾勒、仔细刻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雷锋画像跃然呈现。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却历久弥新。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珍惜时间的意识、热爱学习的态度、勤俭节约的作风,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这些不仅是对现代党员的要求,而且是我们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标准。”校长孙琳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在这里,雷锋精神已然深深融入师生的血脉,化作玄龄人精神信仰的底色。学校秉持雷锋善钻研、好学习的钉子精神,为师生注入底气与骨气;同时,以爱奉献、好施助的传统美德,引领师生融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在这里,雷锋精神的传承清晰可见,它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心怀大爱的玄龄学子,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