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智慧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态。为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我市遴选部分智慧教育应用场景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交流分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以供参考借鉴。这些案例涵盖了区域推进策略、教学模式创新、跨学科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方面,以鲜明的数字化特色,彰显着智慧教育的独特价值。希望通过此次展示,进一步引领创新,推动数字技术在教学、管理、评价等各环节中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基于数据画像的“五正三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小学 曹巍 鲁伟 孙文婷
淄博高新区第三小学深入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贯彻“双减”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全人”的视域出发,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创新的应用场景——基于数据画像的“五正三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评价系统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评价体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使之具有鲜明、生动和可操作性的特征。自系统上线以来,评价信息库已积累6大类工具,涵盖学科活动、少先队、课教学、课外内实践等70余项活动模板,每学期评价信息触可达6万次,学生覆盖率达到100%,获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立足实际,科学构建“五正三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指标构建层面,实施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融合,多维度构建“五正三评”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学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方针,以“全人”的视角,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评价观,结合学校“养正”文化根基,依据评价目标,从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深化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建构以“正心养德、正思启智、正行健体、正见尚美、正体育劳”为主体的五育融合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 1“养正”五育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图谱
二、严谨实施,建设基于数据画像的综合素养评价系统
在评价系统应用层面,重视实践与应用,精准分析与反馈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结果。构建了多终端交互功能于一体的评价平台,聚焦于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数据收集、评价结果分析等全流程支持。全面汇总来自学校、家庭等多维数据样本,全方位收集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文字描述数据、图像音视频数据等各类“数据”,形成丰富的、多维的循证模式,积累评价数据。依托评价平台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化、共享化、可视化处理与分析,形成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数据画像。项目实施框架如图2所示。

图 2 “五正三评”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实施框架图
三、多管齐下,切实提升评价成效
在评价结果分析与运用层面,揭示学生发展过程与结果,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全面发展。学校“基于数据画像的‘五正三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致力于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1.“三评”指标体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评价指标基于“全人”中心目标,着眼学生未来,既夯实必备的知识,又培养能力与素养,通过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结合评价体系制定70余项评价工具,用评价工具支撑“三评”指标的进阶,夯实人人达标的“基础性评价”,落实常态化融入生活的“过程性评价”,多角度、多途径实现“增值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标准以学生必备的常识知识、学科知识、生活常识、运动常识等为主,主要通过主题检测、活动体验等形式进行考察;增值性指标则以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主要品质的考察为主,其检测方式更加多样,如汇报、演讲、合作、作品展示等。

图 3 评价工具设计样表

图 4 评价指标设计表
以“正心养德”一级指标下“理想信念”二级指标中的“爱队”要点为例。如图5所示,设计“参加少先队活动”材料收集工具,辅导员老师将学生参加少先队活动的过程性照片、视频材料上传,学生即获取对应成长值,活动材料积累到学生成长档案之中,活动内容实时更新至家长端、成长圈。

图 5 “参加少先队活动”评价工具功能展示
再如“正见尚美”指标主要考查学生美育素养,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端小程序参加“美术艺术活动”,上传自己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素养,成长圈与成长档案分别以以图6的形式进行记录与展示。

图 6 美术艺术活动”评价工具成果展示
2.多元指标嵌入教育活动过程
学校教育活动策划时,将学生评价设计列入方案,依据不同的指标设计评价工具,使用6大类不同工具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具体分析判断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评价系统中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激励,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力。记一记、评一评、成长圈、成长树、成长值等核心功能能够提供覆盖课中、课间、课外、家庭的全方位评价收集工具,生成面向学生、教师、管理者不同视角的评价分析结果,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五育并举,提升家校互动,数据画像的精准性、可参考性让评价更全面、准确,让学生评价工作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以“正体育劳”劳动指标落实为例,学校发布“育秾园耕种”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任务,在劳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劳动活动,劳动教师对学生的劳动过程进行评价,发放劳动“育秾章”,在后续的教育活动中还设计讲劳动故事等活动环节,信息化系统继续成为教育活动收集的工具,将学生感悟、学生收获及时记录评价,成为学生个体画像的支撑,同时激励学生发展劳动素养。

图 7 学生报告册“正体育劳”页面展示图
3.多角度评价强调对话与协商
教师、家长、同学共同参与活动过程、评价过程,实现多向交流、多向反思,让评价过程成为双方之间的相互学习、双向理解的过程。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汇总来自学校、教师、家庭、同伴的多维数据样本,以学生课堂数据、校内外活动数据、校外实践相关数据为主,利用信息化评价工具全方位收集包括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文字描述数据、图像音视频数据等各类“数据”或“证据”学生、家长、教师多主体使用小程序客户端参与学生评价,利用核心功能“记一记”记录学生过程性图片、视频、文字描述等数据;“评一评”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使用“发奖章”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使评有依据,家长端从“成长树”、“成长圈”实时同步学生表现,有效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

图 8学生报告册“正思启智”页面展示图
4.常态化评价指向学生成长反馈改进机制
注重过程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驱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以“成长树”作为学生发展的象征,学生通过参加评价活动积累成长值,成长值促进小树苗成长,学生端的小程序通过成长树的长大、成长圈的分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起点,能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个性化的提高和发展。

图 9 家长端成长圈、成长树展示图
5.数据画像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实现以评育人
通过采用数据化、智能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表现,所生成的数据画像能够一目了然地将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直观呈现,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方向。而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游戏化评价、兴趣爱好评价、课外活动评价等,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来自不同方面的评价进行讨论比较,真正让评价引导学生自我成长、不断改进。

图 10 学生报告册“成长概览”页面展示图
四、立体化评价促进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
(一)多元多维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五正三评”综合评价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图 11 学生表现对照分析图
(二)转变教师理念,推动综合评价改革
“五正三评”综合评价体系强调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一步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图 12 学生发展雷达图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发展
评价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家校合作,方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情况,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图 13 2024年11月四年级家校评价次数统计图
(四)数据画像使学生评价工作客观准确、有实有据
以综评系统作为常态化的评价依据,可以对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情况可以进行较为系统客观的评价,通过系统的精准化评价与推送技术,将评价内容文字化、数字化、图形化,形成数据画像。
学生个体画像包括个体素质雷达图、个人发展条形图、成长足迹、成长树、多元成果集等内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形成学生个体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档案。

图 14 学生成长报告分析图

图15 学生活动成果展示图

图 16 学生评价数据展示图
班级群体画像在数据收集、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反馈与差异化的发展建议,为班级发展与学校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图 17 班级数据比较分析图
学校大数据画像以数据大屏的方式实时观测学校全体学生的发展数据,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多维度、全方位描绘的数字画像有助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图 18 基于数据画像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数据展示图
我们的探索是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立足现实问题,积极建构起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有益尝试,2022年《“五维两评”立体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入选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评价改革项目库。在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下,高新区第三小学正在持续实施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探索,立足学校评价改革,用评价促进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打造乡村学校的学生评价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