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智慧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态。为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我市遴选部分智慧教育应用场景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交流分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以供参考借鉴。这些案例涵盖了区域推进策略、教学模式创新、跨学科学习、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方面,以鲜明的数字化特色,彰显着智慧教育的独特价值。希望通过此次展示,进一步引领创新,推动数字技术在教学、管理、评价等各环节中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平台与市级系统优势互补,助力张店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 艾建 陈东明
一、背景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其“国”字头的权威性,收录资源的专业性,涉及学科和内容的全面性,构建了涵盖教师培训、学科教学、课后研学等丰富模块的资源体系,成为我区教师、学校、教研机构获取最新教改动向、优秀课例资源和高端课后服务课程的最佳选择。根据淄博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张店区形成了可以校校直连、校区直连、跨区直连的实时可交互、“录播评一体化”的在线教学系统。如何实现双平台、多平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张店区给出了自己的答卷。
二、案例实施情况
结合张店区实际,共建成交互式在线教学教室316间,其中包括268间标准版互动教室和48间精品版互动教室,覆盖全区中小学所有年级。利用淄博市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张店区将“三个课堂”应用重点定位于以名校带新校,以优质教研团队带薄弱教研团队,以名教师带新教师,实现共同发展。充分挖掘区域内“发展共同体”“教育集团校”的潜力,按照“专递课堂”解决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名师课堂”探索网络环境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名校网络课堂”通过网络学校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的思路,利用“三个课堂”方式,统筹使用学校师资,带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全区93所学科教研基地、6所集团核心校、26所区域名学校、31个薄弱学科所在校、14个名师课堂教学团队、15个新教师成长团队、25所名校联盟为应用主体,利用交互系统开展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时、交互应用的背后,是源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教师培训、学科课例等资源的学习与共享。
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我区共开设名师课堂11142次,名校课堂5424次,专递课堂8344次,网络教研5712次,教师培训241次。2023年5月4日至5日,山东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在张店区召开,与会领导实地调研考察了张店区北苑小学和张店区重庆路中学的交互式教学、网络教研、数字阅读、智慧课堂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在会上做利用交互平台开展网络教研等应用场景汇报,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认可。2024年6月,在淄博市交互系统“三个案例”培育推优活动中,我区获得优异成绩。其中“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18个,“优秀网络教研案例”一等奖4个,“应用场景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2个。张店区《三个课堂”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典型经验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典型应用案例集。
(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双系统应用扎实有效
为进一步规范、推动学校对平台的应用行为,2022年3月下发《张店区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实施方案》,2023年2月下发《张店区进一步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实施方案》《张店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实施方案》,明确在线教学系统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推进的总目标、指导思想、任务和措施、保障规定等。实施方案中明确区县、学校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职责;我区教研员、科研员、师训员等岗位职责、考核标准;明确学校应用月考核反馈制度、季度总结反馈制度、评价标准及奖惩措施,尤其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秀课程资源的本地化应用提出建议,对平台教师培训资源的应用提出要求,对上传共享资源制定奖励措施。
(二)做好精准培训,保障双系统应用稳定高效
为更好的发挥系统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张店区先后组织实施5个批次的全区系统培训。针对学校管理员、学校技术支持人员、学科教研员、科研员和师训员、学校教学工作负责人、一线教师等进行了平台维护、功能应用、案例解读实操、现场技术支持等系统应用培训,并建立微信、QQ等线上工作群,随时接受一线学校的咨询。小学部、中学部、科研部、培训部等业务部室也通过各自线上工作群,及时将市、区教育教研活动传达到学校,并收集汇总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培训中开创的应用场景,推广到全区。
(三)统筹区域课表,助力双系统应用常态化
为提升学校应用积极性,张店区将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纳入教体局对学校工作督导评估体系,从系统培训、普及应用、取得成效等方面对学校进行督导考核,实行月度考核、季度总结制,每月对学校应用情况进行通报,每季度梳理区域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应用情况月通报制度,在系统应用初期发挥巨大作用。学校、老师在行政推进应用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系统的优势,从而自觉、自发使用。
(四)深挖平台功能,开创双系统应用新模式
张店区充分挖掘现有学科教研基地、集团化学校以及各级名师优势,依托在线平台,开展名师录播课、直播课堂和双师课堂,创新“三个课堂”应用场景,推进精品课程,打造高品质课堂,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拓宽途径。
1.择选场景组合,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双需求
张店区齐盛学校基于线上线下交互的多场景教学融合进行深入研讨,进行双师或A、B、C三师课堂的在线实时联动,探索解决师资差异、分层教学、多学科融合教学等实际应用场景。基于智慧教育平台所产生的大数据,多名教师多视角分析同一个学生,实现多维学业述评的增值性评价,形成学生“画像”,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规划,进行自我管理。
2.多平台直播,发挥订单式名师送教最大效益
张店区“订单式”名师送教活动于2023年10月24日拉开帷幕。为破解名师与一线学校间“1对多”的供求矛盾,让更多学校享受到优秀师资,活动采取了现场送教与线上送教相结合的方式,凭借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强大的网络直播和互动能力,最大范围满足40余所学校对学习的需求,扩大名师的影响示范引领作用。本次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共计26场,受到学校和老师们的广泛好评。
3.开启双师同步课堂,强化学校发展共同体的集体教研作用
发挥“教育集团”和“发展共同体”的潜力,利用“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方式,发挥优质学校的教师资源,带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例如张店区齐盛学校与区域优质学校张店区实验中学两校结对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合作开展“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优质城区学校的帮带作用,推动“新+强”组合式的课堂教学研究,创建“齐盛+区实验”学校空中专递课堂。从课程覆盖面来说,横跨四个年级,课型丰富,学科全面;从参与教师来看,从新入职到骨干教师,从教改先锋到学科带头人,专业发展阶段层次明显。
4.专递课堂,为教师团队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张店区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有1200多人。以往,全员参与的大规模教研活动每学期只能在假期举办1次,有时还需要分级部进行。现在“名师课堂”线上教研的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举办的频率大大提高,仅本学期,全员参与的网上教研活动就已达到4次,而主题研讨、团队研修等随时都在进行,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大方便。
5.线下与平台相结合,扩大区级培训受众面
张店区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立健全区级教师培训直播课程和点播课程资源体系。以全国优秀资源、区域优秀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利用系统平台和学校网络空间,制定教师培训课程表,逐步搭建涵盖中小学全学段、全年级、全学科的“教师培训网络课堂”平台,为全区教师提供课程实时直播和课后点播服务,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

建立健全区级教师培训直播课程和点播课程资源体系
(五)用好资源平台,丰富教育教学应用场景
立足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资源,张店区从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教学、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教材和体育六大版块资源中,遴选优秀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化应用,满足教师培训、课堂观摩、家校共育等教育教学活动需求;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五大版块中遴选优秀资源,丰富课后服务资源,开拓师生眼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用好国家平台优秀资源,实现我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我区教研员和学科教师积极创新应用模式,采用观摩课、公开课、校本研修等方式,围绕理化生3D仿真系统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新探索。

围绕国家平台理化生3D仿真系统开展应用探索
今后我区将持续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深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常态化应用工作,坚持实施平台应用月考核制度,在做好校级层面“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的基础上,以教研员、科研员、培训员为引领,组织开展好区域层面的“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以及网络教研、教师培训等活动,把双系统真正用好、用扎实,为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