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为助力教师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深化课堂改革,把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向,近日,淄川区初中生物学“基于标准 质量提升”教学研讨会在淄川区昆仑中学成功举办。全区生物教师70余人参会。 会议第一阶段由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李宏文老师和昆仑中学的高扬老师分别出示了一节精彩的展示课。 李宏文老师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一课中,将课程巧妙设计成萌芽实验室、生长观察站以及繁育花园这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的闯关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地涵盖了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的起点,到植株茁壮成长、节节攀升的动态过程,再到最终开花结果、孕育新生的辉煌时刻,完整地呈现了被子植物一生的奇妙旅程。严格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搭建起稳固的知识框架;积极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精准地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课程还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直观具体的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结合精心挑选的例题与科学严谨的测试,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扬老师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中,将学生触摸牙签而产生了缩手反射为大情境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在自身体验反射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自主构建反射的概念,举例分析、理解反射的内涵。通过模型构建与改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拓展反射的外延。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其归纳与总结、演绎和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两位赛艇运动员磨破双手仍然忍痛坚持比赛这一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技,树立为国家新技术发展而努力的态度责任感。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磁村中学的蔡校校老师作了题为《长句式题型专题突破》的发言。蔡老师针对2024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中的长句式题型展开分析,强调此类题目具有题干信息丰富、综合性强、注重思维整合的特点,要求考生具备逻辑推理、信息提取及科学表述能力。从探究实验、科学解释生物学现象、辨析观点、图文分析、逻辑推理、绘制图解等六个方面,解析试题,强调从题干提取关键词、结合生物学知识作答的技巧。蔡老师指出需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审题训练,注重思维过程梳理,避免题海战术,以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议最后,教研室王老师以“基于标准 质量提升”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王老师深入剖析了新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强调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重要性。王老师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统一性,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整合,知识呈现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指导。王老师指出,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只有紧扣标准,才能确保教学方向正确,才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讲座最后,王老师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对老师们在研究课标、研究学生、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相信通过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对于新课标落实,老师们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低头有深刻反思,抬头有清晰方向,全区所有生物学教师将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在指向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道路上一路繁花,一路芬芳!(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