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各学校、幼儿园: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应用导向、治理为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
淄博市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资源共享、促进高效教研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的应用,依据《淄博市关于规范和优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的工作方案》(淄教教研字〔2024〕4号)和《淄博市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和资源管理办法》(淄教教研字〔2024〕13号)文件要求,继续坚持按需应用、常态应用、积极应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优质资源聚集,深化系统在教育、教研、教学方面的信息化赋能,推动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创新应用、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通知。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推进、加强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提高教师在线教学能力。鼓励教师探索应用新兴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在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鼓励教师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入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先进教学理念,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更新教学资料,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二、主要内容
(一)切实发挥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网络教研引领作用
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包含三大模块的应用场景,各层级教师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不同场景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名师课堂重在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发挥名师教育实践引领者、教学改革推动者的示范作用。专递课堂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乏师资力量,采取网上专递或同步上课,根据教学进度使用网络推送适宜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网络教研活动要围绕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基于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支撑的教学观摩、课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互动式、合作式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开放、包容、创新的交流平台,切实起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的目的。
(二)强化巡课功能运用,提升管理成效
通过巡课功能实时掌握课堂教学实情、常态课堂教学行为、可及可溯观察以往教学情况。
市、区(县)教研部门各学科教研员应将巡课作为了解教学一线实际情况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平台有记录、有反馈的巡课特点,发现提炼教学过程中的普适性经验、洞察教学过程的薄弱点和改进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年轻教师教学技能。对发现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或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发挥系统的“提级”功能,及时将优秀课例提升为区(县)级或市级优质课堂资源,进行区域内推介和展示。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专业指导和改进意见,并通过后续巡课持续跟踪问题解决过程。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可以实时观察教学实际情况的巡课功能。学校教育管理人员要把巡课作为日常工作的必选项,与推门听课等其他实地管理方式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应重点巡“教学常规”、巡“班级管理”。应合理、充分使用通过巡课获得的实情,与实地查看获得的信息相互印证,在本单位教育管理工作中实现问题导向、褒扬先进、共同提高的管理目的。
(三)倡导鼓励平台创新应用、全面应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认真指导、积极鼓励各层级使用者实现从单纯、单一场景应用向多场景组合应用、创新应用转变,从用足、用好平台向用好、用精、用出特色转变。
农村学校应立足特色定位,充分利用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开发展示具有学校特色的名校课堂,如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劳动教育、乡土艺术、民俗风情、自然科学探索等。
在积极应用“三个课堂”、网络教研的同时,要注重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会议活动、教师培训、主题活动等模块的按需应用。要引导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应用平台的3D仿真实验室资源、AR地理教学资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不断更新、充实教师个人资源库。
各区(县)充分发挥系统的教研管理、设备集控功能,发挥其监督、评估作用。各区(县)要及时主动发现设备利用率偏低或其他异常情况,协助运维方采取维修、移机等加强应用。
三、实施措施
1.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统筹安排高中、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学段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教研、名校课堂等活动。
组织开展专递课堂。由区(县)基教科牵头,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城乡结对校、区域教研联合体等按需安排开展。各区(县)要认真摸排域内学校师资及课程开设情况,坚持“按需设置、质量为王”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专递课堂开设方案,确保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
组织开展名师课堂。本学期组织安排部分市级及以上名师采取“2+1”以老带新、青蓝结对方式,每次名师课堂活动线上展示3节课,展示课数量不少于150节,各区(县)安排区县级名师课堂活动不少于900次。区县和学校名师展示示范课,由区县和学校自主安排,原则上每人不少于3节。同一教师不重复安排。
组织开展网络教研。各区(县)安排区县级网络教研活动不少于700场。
组织开展名校课堂。鼓励高中学科基地学校开展基地学科课堂直播,供其他学校观摩学习。义务段名校课堂由区(县)负责安排。
2.市、区(县)教研部门学科教研员应制定个人巡课计划,平均每人每周巡课不少于2节,每节课巡课时间应在10分钟以上,并做好巡课情况记录。
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平均每周巡课次数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对巡课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对解决方式和效果要有反馈、有实效。
3.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应统筹规划,依据按需应用、积极应用、常态应用的原则,用足用好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应督促学校具化、细化学校、教育集团三个课堂和教研活动的应用安排,做好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监督、评估等工作。
4.区(县)电教部门应加强应用培训,做好技术保障。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提升对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的整体规划与统筹能力,激发教师使用意愿。对系统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教师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熟练掌握系统功能并快速解决技术难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对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的理解和AI课程分析应用能力。区(县)电教部门应充分发挥技术保障作用,协调资源,确保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能够按需、常态、积极应用。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电教部门要努力挖掘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各场景组合模式,充分发挥平台各模块功能,通过各种展示、交流、评选、培训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样板和榜样,不断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变革。
淄博市教育局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