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山东教育报》新闻办以《体校“教联体”,赋能体育“高质量”》为题,刊发了临淄区大力推进教体融合,打造体校“教联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文章。 
体校“教联体”,赋能体育“高质量” 胳膊支撑腰间,左手托枪,枪托紧抵右肩,眼睛对准瞳孔,平息站稳......12月24日,淄博市临淄一中射击馆内,该区体校射击教练员王永堂正在指导学生练习射击动作。 近年来,临淄区大力推进教体融合,充分发挥体校在人员、竞赛、平台等方面的优势,主动融入中小学体育工作体系,打造体校“教联体”,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临淄区教体融合试点学校,临淄一中承接了射击、举重、拳击、霹雳舞等项目。每周一到周五课间操,以及每周二、周四课后服务,体校教练员就会来学校指导学生训练。 临淄区体校党支部书记刘涛介绍,新时代体校需要主动融入中小学。体校有师资、有平台,但存在场地不足、选材难、竞赛压力大等难题;中小学校有场地、有生源,但缺乏专业指导,竞赛水平不高,亟需专业力量的融入。 以射击项目为例,临淄区体校没有专门的射击馆,但临淄一中有闲置教室,空间适合作为射击场地使用,于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临淄一中将艺体楼闲置教室造成为射击训练房,该区体校射击队整体融进临淄一中。 目前,临淄区已建立了37所以中小学为基础的体育项目学校和后备人才基地。基地实施双主体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联席”和“共训”机制;实行教练员1+5工作制度,即周一在体校,周二至周五在学校,周六集训,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格局。 “以临淄一中为训练基地,辐射周边1所初中、4所小学,让更多的射击禀赋生参与进来,选材的范围更广了,更多优秀的人才被发现。”王永堂说。 临淄一中初一八班的相雅涵去年9月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射击社团,第一次拿枪的她就凭借稳定的心理、出色的成绩,被王永堂相中。经过半年的训练,她已经成为射击社团的一颗明星。在2024年学校校园吉尼斯体育运动会上,她以181环的成绩夺得女子10米激光手枪20发个人赛冠军,成为学校第一届“枪王”。“我喜欢射击,射击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对我学习帮助也很大。”相雅涵说。 此外,临淄区体校还将每周二设定为“教体融合活动日”,这一天全体教练员“进校园”,固定到1-2所学校,对学校体育社团、校级运动队进行训练指导等,推行“区队校办”,帮助学校建立队伍,开展梯队建设,促进学校体育项目良性发展。 据了解,前期翟鹏、郑叶青足球团队多次到实验小学、闻韶书院小学、晏婴小学帮助学校足球梯队建设等等,成效显著。宋华网球团队多次到遄台小学、临淄区实验幼儿园、宙合一品幼儿园指导,网球成为相关学校、幼儿园的特色体育项目。摔跤团队走进福山小学,举重队走进金山镇边河中学、临淄八中,都对学校体育项目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去年的淄博市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射击比赛上,临淄区取得了6金11银10铜好成绩,跟训生与体校生人数比为1:1,跟训生金牌贡献率83%,奖牌贡献率48%,总分贡献率为47.75%。举重队奖牌贡献率为18%,总分贡献率为25%(四分之一),教体融合成效明显。 教体融合促进了临淄区竞技体育的跨越,涌现出了像杨浚瑄这样的奥运冠军,橄榄球项目有1人参加了巴黎奥运会;在杭州亚运会上,临淄区获得3金1银,金牌数占全市的43%强,奖牌数占44%强。此外,举重、足球、田径等项目也在全国取得较大突破。临淄体校以全省第6名的成绩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下一步,临淄区将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实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积极体校办学改革,聚力多元投入、师资队伍、考核激励‘三大体系’建设,推动教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创青少年体育发展新局面。”临淄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冷建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