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山东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进会在威海成功召开,省教育厅数字教育处处长丛培军、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李浩出席会议并讲话。我市在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分享。 我市周村区碧桂园小学李勇老师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联体”协同育人实践》为题,介绍了学校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经验。一是筑牢共育基础,有效借助家长会等渠道,做好全员培训覆盖。二是创新应用方式,通过梳理平台课程、构建共育机制、发挥线上优势及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学习应用效果。三是拓宽阅读渠道,学校依托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展家校共读、亲子读写、师生共绘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这一实践不仅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模式,还造就了书香四溢的校园环境。众多家长在平台上学习成长,成为“智慧家长”。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高度重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与应用,突出“抓应用、促发展”。一是建立机制,印发《关于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的通知》,全域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常态化应用,制定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普及应用的实施方案。二是锻造队伍,遴选培育平台应用骨干教师,建设一支善应用、能指导、勇创新的骨干教师团队,形成“市—区县—学校”三级应用指导体系,有效发挥专家团队在应用推进和成果凝练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为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三是培训赋能,组织开展平台应用场景培训,帮助师生熟练掌握教教师备课、教师授课、教师研修、双师课堂、课后服务、家校互动、自主学习、答疑辅导、作业活动、协同管理十大场景使用方式。开展特色教研,引导教师以数字化的理念改变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满足不同场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围绕“大单元”教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课后服务教学等教研实际需求,利用平台“教师研修”板块内容,形成了特色的区域教研模式。四是资源建设,坚持需求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加快平台融合创新应用,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模式,构建“平台+助学、助教、助研”机制。按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资源入库管理规范,打造一批符合国家平台标准的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实验实训、在线教研等数字资源。五是典型示范,开展区域平台应用案例及主题作品征集评选活动,通过遴选平台应用优秀案例,总结平台应用的有效做法和成功模式,汇聚一批平台应用的优质资源,为学校开展平台深度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2024年我市9个案例被评为山东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高度重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要求各区县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一体化推进平台应用,引导各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和功能,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推动优质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慧教、慧学、慧育、慧管四个应用场域积极研究探索,凸显区域特色、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努力打造平台应用淄博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