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中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 > 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中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中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展播(一)︳“双驱双导·三式四径”中职青年教师
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08-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淄博市职业教育研究院 字号:[ ]

点击播放视频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在各级教育教学及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得佳绩,涌现出了一批理念先进、内涵丰厚、成效显著的优秀成果及案例。市职业教育研究院设置“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及科研成果专栏”,系列展出优秀成果及案例,促进优秀成果及案例的推广、转化与应用,持续扩大成果和案例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成果案例的辐射作用,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青年教师培养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淄博信息工程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一、成果背景

2010年,国家启动了中职示范校建设工程,本成果依托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平台,针对中职青年教师培养低效、途径单一和评价乏力等问题,于当年9月启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探索出“双驱双导·三式四径”中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2016年12月初步形成实践成果,并在后续建设工作中不断应用。

二、成果主要内容

(一)提出“德能知行,四维并举”培养理念。借鉴阿尔德弗的ERG理论,结合青年教师特点,从修德、赋能、强知、笃行四维度来培养,形成科学系统的中职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结合中职教师师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提升确定“立德修身,双证双能”培养目标。双证方向:获得技术职务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所需资源和考核标准明确。双能方向:提升教学和创新能力,个性化发展设计与学校调配相结合。强调专长或特色培育,重视真才实技。

(二)创新“双驱双导·三式四径”培养模式。引入目标导向形成发展内驱力;强化结果导向形成培养外驱力,内外双向驱动共育青年教师。结合个人发展规划落实目标、成果和措施,以持续激励推动青年教师不断成长。 探索三种培养方式:名师领航式,即根据头雁效应形成雁阵式教师发展梯队,以名师成长轨迹引领青年教师发展,形成国家名师、齐鲁名师、市级名师、校级名师四级梯队领航方式。团队订制式,即根据蚁群效应形成骈进式教师发展团队,指定和个人推荐相结合,组建“导师+骨干+青年教师”各类团队。项目引领式,即根据鲶鱼效应形成切片式任务组,形成以完成单一任务为目标的教学组织。 形成四种培养路径:学校师资培养工程,完善五大师培工程,提供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项目,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建立校企订单式培训方案;业务素养培训项目,统筹各级业务培训或交流平台,按照申请、评估、分配三级流程落实培训;参培对象个性课程,由青年教师自主设计学习内容或活动。

(三)搭建四类平台,展示实践能力。提供“德育”“技能”“创新”“教学”四方面的研究平台,全方位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体验式德育活动平台”,以四项建设(课程、制度、队伍、平台)、四种体验(成长、快乐、职场、成功)和“四个中心”(数字化德育资源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和校外德育实践中心),形成完善的“体验式”德育活动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在此展示其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性和新潮性。在组织开展学生德育活动的同时,实现青年教师的德育能力培养与再教育。“岗课赛证能力平台”,教师通过参与“岗课赛证”融通研究工作,深入认知四者所衔接的行业标准、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能力标准,及对应的人才培养内涵,迅速提升实践能力,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选修课程发展平台”,通过计入课时的方式,激励青年教师发挥特长开设选修课。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各尽其长,各展其能。同时,借助这个平台,学校还请来了非遗传承人、金牌工匠、各专业专家能手等前来授课,使本校的师生与企业、行业的专家能手有更深入的接触与交流。“升学就业教学平台”,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学有专攻,做有专长,知识讲得透,技能点得明的教师,使其能兼顾学生升学、就业两方面的需求,达到类型教育教师的要求。

(四)提升四种钻研,深化德育水平。参照四个平台的功能与对能力的培养与要求,从“德育研修”“技能研磨”“创新研发”“教学研究”四个方面,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级各类培训机会,推动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有思想、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时代中职教师。面对以上四种精研,青年教师根据个人实际选择不同钻研方向,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研讨其社会意义,并将其转化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形成完整的文化育人理念。

(五)开发“三评价三认定”评价考核体系。从承担工作、参与项目和获得荣誉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评价与管理。双证方向:根据证书种类、数量和级别评估和认定。双能方向:分为两年内短期培养,五年内中期规划培养和五年以上长期规划培养,认定责任主体分别是学术委员会、教务处和校务委员会。

三、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提质培优,学生受益

成果实施以来,学校8913名学生直接受益。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屡获佳绩,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61项(其中2个国一、10个国二国三、9个省一),创新创业大赛获奖4项,文明风采大赛获奖11项。7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到100%,就业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在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较之以前都有显著提升,社会满意度达96%以上。

(二)精准施策,教师提升

培育出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师团队、2个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名省级特级教师、4名齐鲁名师、2名齐鲁名校长、3名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教师、2名省教学能手等高水平人才18人次,在打造名师、培养骨干、带动先进方面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三)改革创新,成果凸显

学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等称号,完成省示范校建设以及3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立项中职高水平学校建设项目。成员受邀参与各类大赛、省级建设项目鉴定、行业企业质量工程等评审。取得一批物化成果,参编教材获首届国家教材一等奖,主编或参编教学指导方案4个。获得教学成果省一等奖及以上8个,承担省级课题17个,市级课题22个。取得专利4个、软件著作权2项、市级创新项目获奖4个。

(四)辐射引领,携手进步

本成果在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淄博市职业教育研究院等37个省市职教管理部门和兄弟职业院校推广应用,被淄博职业学院、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等14所学校纳入其师资培养实施方案, 605名青年教师受益。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茵科斯特等企业参与师资培养项目和成果推广;烟台工贸学校等省内外职业院校87次到校参观交流;成果参与成员18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类会议做典型发言或专题讲座,受益教师达1200余人。

(五)媒体聚焦,社会认可

发表论文74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0部,中央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21家主流媒体报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成果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负责人及单位:张林丽,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