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时隔23年,这部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的法规又进行了一次大更新!《条例》就是山东职教领域的一份“操作手册”, 无论是职业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一、《条例》创造性落实上级要求,充分体现山东特色 20多年来,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类型教育的特征,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山东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为我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也为地方立法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首个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山东两次入选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为推动全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提供了山东力量。 《条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充分吸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最新政策精神,凸显方向性、先进性、前瞻性、时代性。准确把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趋势,科学分析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形势,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努力让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有保障、升学有通道,更好地满足产业、企业、学生、家长等各界所需。 二、《条例》是对前期全省职教工作的总结和肯定 《条例》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管当前、利长远的改革创新举措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论证,把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条例》确定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针,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协调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发挥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重要职责,其他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等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或义务,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条例》中既吸收最新政策,又反映山东实践成果;既突出问题导向,又回应各界关切,从法律上明确了山东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定位和要求,系统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体系与实施、教育教学、保障与监督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可施行性。 在教育教学方面,《条例》指出职业学校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要求职业学校应当依法办学,应当根据职业教育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习制度、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优化专业课程内容,系统化改造课程体系,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等。 三、《条例》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条例》聚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发展保障等重点难点,着力解决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条例》把产教融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明确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动形成政府统筹、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条例》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合作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相关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 《条例》还让职业教育体系更加明晰和完善,明确中职、高职、职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教育的内涵、定位和教育主体。在第十九条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鼓励支持中等职业学校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开展贯通招生和长学制培养。上述规定对解决中职学校因学生升学而导致的校企合作“断层”问题提供了方案和法律依据。 近年来,随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岗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目前的中专培养层次很难符合企业的需求,所以学校现在也需要升级改造。如何让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新需求,成了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延长学制,成为路径之一。 中职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教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够有发展。随着中职升学渠道的日渐多元,中等职业教育的出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的校企合作应该联合下一个出口——高职院校,构建“双出口一平台”的合作模式。高职和企业一起向中职订人才,按照高职跟企业的共同要求而确定中职人才培养规格、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相关要求,中职和高职院校围绕企业这个平台,中高企一体化培养人才,三方共同发力,三方统筹学生实习实训,让学生升学无忧,就业无虑。 《条例》为我省全方位、全要素、全力量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撑。有了这份“操作手册”,相信职业教育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