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服务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贯彻学习《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专题访谈(五)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张林丽

2024-06-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淄博市教育局职教科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环节,中等职业教育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淄博信息工程学校积极响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学习活动,围绕高质量办学积极探索高水平中职校创建之路。学校组织了职教条例相关学习培训,为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和提升办学质量做好理论引领。

一、提高认识,聚焦变革,抢抓发展机遇

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将抢抓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历史契机,把握山东省高水平中职校建设的发展机遇,汇聚齐鲁教育资源,打造人才成长摇篮。以“德能相济、知行合一”为校训,不断优化提升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水平,切实专注于内涵发展和质量立校。在文化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培训、国际合作等领域改革创新,扎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锚定质量,科学把握,切实提质培优

深度学习职教条例,要与学校办学实践密切结合。在山东省探索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和办学条件达标的时代背景下,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将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以人才培养规格、质量提升为目标,推进新校址项目建设和提质培优工程。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构建“三全+五育”德育体系,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大格局,探讨“体验式德育”,构建“全环境”育人、“三全”育人格局。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三个支部党建工作与部门业务融合,开展评先树优活动,打造“党建+”品牌。

(二)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实施

根据淄博市“十强”产业布局和张店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助学校新校址建设契机,发挥“张店区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和五个产业学院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核心课程,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高标准的大型智能仿真实训基地。研究课程实施规律,探索具有“淄信”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以评促教、以评促改,向常规求质量,向项目要效益。

(三)优化师资配置和双师培养

在区政府支持下,按照高水平中职校建设任务书落实招聘新教师,以改善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实施“五大工程”,建立“科研能手”培养制度和“教学成果”培育制度,组建高水平跨界教学创新团队。聚焦1+X证书制度试点,汇集政府、校企力量,强化师资团队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建立共同培养、资源共建共享、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形成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淄信模式”。构建3+X师资培养体系,持续实施“五大工程、三大研修”师资建设规划,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创新产教融合及国际合作

以校地融合项目为抓手,以“基地”为平台,以健全校地融合机制为重点,实现职教集团项目化运作,形成企兴校兴、校兴企兴的命运共同体。以学校五个产业学院为纽带,加强与行业企业专家的课程项目对接与研究,丰富专业课程资源。在“理念与目标、课程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探索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实施“服务创优”工程,推进技术技能提升,以高素质人才供给服务区域高端产业。

三、深度学习,贯彻执行,专注总结提升

为确保《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落地实施,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和学习。由党总支、校委会组织落实职教条例的相关学习,修订完善学校的相关制度文件,确保政策的实施与落地。

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结合高水平中职校创建任务,学校将相关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尤其是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基于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资源开发来进行课题研究。

优化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将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在线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数智化发展背景下,各专业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合,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引进和留学生培养等方面与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探索合作项目,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教合作,利用多方资源,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我校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狠抓内涵建设,认真落实《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及时总结提炼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