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韩梅,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16届电子商务优秀毕业生,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三八红旗手和临沂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2019年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喜获省赛季军、金奖、最佳带动就业奖、国赛铜奖,实现了学院在该项目奖项中零的突破。
韩梅,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玉河村人,现任平邑县源丰家庭农场总经理。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从山东淄博职业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返乡创业,利用发掘当地的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桃子,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创立临沂源丰家庭农场,注册“恰品贤果”“桃帮主”商标,2018年创办平邑县源丰家庭农场并担任总经理,2018年发起成立平邑罐头城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并担任党支部书记,2019年聘为地方镇朱尹工作区农村党务工作者。7年间,从校园到田园,她大学毕业走出校园,网上销售农产品,趟出一条不平凡的乡村就业路,被中央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韩梅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路上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赞歌。
一、新农人养成记
韩梅,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玉河村人,现任平邑县源丰家庭农场总经理。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从山东淄博职业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返乡创业,利用发掘当地的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桃子,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创立临沂源丰家庭农场,注册“恰品贤果”“桃帮主”商标,2018年创办平邑县源丰家庭农场并担任总经理,2018年发起成立平邑罐头城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并担任党支部书记,2019年聘为地方镇朱尹工作区农村党务工作者。7年间,从校园到田园,她大学毕业走出校园,网上销售农产品,趟出一条不平凡的乡村就业路,被中央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韩梅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路上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赞歌。
(一)学有所用,助力当地桃产业“淘金”
2016年毕业后,韩梅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返乡创业号召,回乡创业,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回乡后,她发现当地桃农产品销路打不开,许多种植农户无法通过实现经济效益,导致当地桃产业一直无法发展壮大。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她决心利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开辟网络销售新渠道,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为当地桃农拓宽销路。创业之初,她一个人身兼数职,从打包发货、店铺运营、客服美工、网络销售等。随着销路和声誉的慢慢积累,韩梅的订单从开始的每天八九单,到后来每天上千单,不仅卖光了自家的桃子,还帮助乡亲们卖农副产品。经过一年努力,她拥有了五家生鲜水果网店,顾客超过了三万余人。
(二)先富带后富,助力带动当地共同致富梦
在改善了自家经济条件后,韩梅还积极利用淘宝直播、西瓜视频等平台,积极帮助宣传推广家乡的农产品。目前,拥有粉丝六万多个,每场直播在线人数可以达到两千余人,年网络销售营业额近300万元,被小伙伴称为“桃帮主”。同时,招聘20多名困难村民在蜜桃采摘和销售旺季时帮忙打包发货,困难村民月收入可达3000元。随着农场规模扩大,2018年韩梅考取了“T1级电商讲师”资格证,被团临沂市委授予“临沂市青年讲师团成员”。
韩梅联合团县委、县妇联、县农业局、县人社局成立了电商培训中心。目前,该中心目前已培训近7000千余名学员,帮广大农村青年实现了网络致富梦。2019年7月份获得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比赛金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2019年10月韩梅代表临沂市妇联参加淮海经济区巾帼电商创业创新比赛,获得全场比赛第一名,周边的市区的近千名农村青年前来学习参观,并且被“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山东电视台、齐鲁网、大众网”多次报道宣传。
(三)扶贫扶志,助力当地扶贫攻坚
韩梅还积极投身公益活动。2018年11月,她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发起成立“平邑罐头城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一同帮助贫困学生和家庭困难的朋友。目前已经加入160名爱心义工,按照“自愿与组织引导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服务形式与服务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积极营造“八小时内当干事创业先锋、八小时外做志愿服务先锋”的良好氛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韩梅作为平邑罐头城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会长,通过技术指导、经验分享,精神鼓舞还有一对一结对帮扶,扶贫扶志,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学院具体做法
(一)顶层设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长期规划
学院新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负责管理全员创新创业工作,进行学院整体创新创业教育全盘规划和设计。制定了《淄博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等有关创新创业制度,设立“双创说”栏目,定期组织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线上培训,开展评选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实施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培育,开展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建立创新创业社团等,构建了激励创业创业的长效机制,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了保障。
(二)分步实施,专创结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融入
1.教学储能,“岗课证创赛”提质创新创业“基本功”
对接产业岗位需求,以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依托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实现以岗定课;构建“校-省-国家”三级大赛体系,将大赛项目荣誉实践项目,大赛评价标准融入实践技能评价标准,实现大赛提技;分析职业技能证书体系,以证定标,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证书评价标准融入教学评价标准,实现“岗证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提质创新创业“基本功”。
2.实践增能,校企合作扩容创新创业“合作面”
积极与企业全面合作,建立课程-专业-职业“三阶段进阶”实践体系,通过课程内专项技能实训(校内技能竞赛)-综合实践项目(省级以上比赛)-企业顶岗实习(自主创业)三阶段进阶式实践体系,培养创业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创业意向识别-创业项目帮扶-自主创业”的过程。
企业创新创业项目“进课堂”,提高创新创业“代入感”。与科达电子商务公司开展家居日用品电商项目、与桓台县泓基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社区团购电商项目、平邑县源丰家庭农场开展“桃帮主”创新创业项目,将企业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带入日常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代入感”。
企业创新创业项目“入校园”,增强创新创业“真实感”。学院与山东网商集团共建网商产业学院、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中心、跨境电商直播中心,将“双十一企业实践”、“企业综合实践实训”等企业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开展至少为期一周的集中实训,通过企业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集中实训,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真正认识。
企业创新创业项目“进职业”,提升创新创业“共鸣感”。每学期邀请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韩梅和企业创业人李光辉、马文正、姜家杰等毕业生开展讲座讲坛,分享创新创业过程和创新创业经历。通过学生自己创新创新经历分享给学生,让真实的企业项目进入学生职业规划和创业规划,提升创新创业“共鸣感”。
3.大赛提能,创业成才助力创新创业“获得感”
以大赛促创业,创业式就业进入学生职业规划,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韩梅申请注册商标“怡品贤果”“桃帮主”,利用淘宝直播、淘宝网店、微信等渠道宣传推广农产品而成为远近皆知的“网红”,2018 年获得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冠军,2019年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最佳带动就业奖。202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被中央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5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李光辉成立森竹家纺有限公司,主营产品周村的纺织品,年销售额达100万元。
4.成果赋能,助农扶智反哺创新创业“价值感”
成果孵化,开发《农产品电商技术》、《直播电商》等一系列助农培训课程。积极孵化大赛成果,结合区域需求开展涉农技能培训,开发课程4门,2021年11月开发《农产品电商技术》培训教育课程(技能培训包),入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教育立项建设课程。
开展送教到村,助力培训新型农业电商人才。2021年11月,侯凤菊、谢明明两位老师前往桓台起风镇进行实用型电商人才培训。 2022年1月前往博山区城东街道五龙社区进行实用型电商人才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