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服务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贯彻学习《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专题访谈(四)

高青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海洋

2024-05-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淄博市教育局职教科 字号:[ ]

高青县地处黄河三角洲,是淄博市唯一的沿黄区县。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由鼎盛到停滞再到发展的历史阶段。目前淄博科技学校是县域内唯一的一处职业学校,2022年新校建成使用,占地面积153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教职工153人,学生1000余人,现开设植物保护、建筑装饰技术、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化学工艺、幼儿保育、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是一所集全日制学历教育、成人学历进修、社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

通过几天来对《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的学习,对县域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办学体系、制度保障、产教融合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完善县域职业教育体系是首要任务

《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提出:“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应当至少设置一所职业学校。”虽然目前县域内只有一处职业学校,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办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实训基地建设和设施配备等,从选择专业、教育教学到技能培养、实训实习,形成闭环式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学校)建立紧密联系,通过“三二连读”、“举办五年制高职”等路径实现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同时,与行业、企业协会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产教一体的共同培养目标,实现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二、加强与县域产业发展对接是应有之义

《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提出:“支持面向产业聚集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推动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和技术研发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离不开校企合作。县域职业教育只有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职业教育办学才有活力,才能更多的得到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因此,县域职业学校要切实形成产教融合机制,加强与优质企业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彰显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要义。

三、提升县域职业教育质量是根本要求

《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提出:“职业学校应当根据职业教育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习制度,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加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势在必行。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县域职业教育的教研管理,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每学期对县域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引领和促进县域职业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让更多的孩子考上优质高校或实现高质量就业。

四、激发县域职业教育创新力是发展目标

《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提出:“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统筹就业与升学,将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作为重要指标,引导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力,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办学和普通教育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办学思路上要创新,不能只拘泥于校内,要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高校、走出国门,创新多样化的合作办学形式。二是在办学内容上要创新,立足促进学生就业,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在技术手段上要创新,积极争取资金,加强职业教育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五、提高县域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是落脚点

《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公益宣传,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职业教育办的好不好,关键看社会认同不认同,家长愿意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就读。近几年淄博科技学校招生不理想,尽管有县域初中毕业生数量偏少的问题,更有大家对县域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的情况。一方面,要切实提升县域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能“招进来、留得住、学得好、有出路”,让家长信赖,让社会认同。二是健全职业教育多方联动的宣传机制,采取多种媒体手段,加强与家长、企业等相关利益方的沟通,形成共识,推进县域职业教育长效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系、加强与产业对接、提高质量水平、激发创新力和提高社会认同度。相信,在高青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县域职业教育一定会转变观念、立足突破、提升水平,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县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发挥好县域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