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市中小学读书节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美德要义,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了寻“齐”记读书征文大赛。本次大赛由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市语委办承办,共收到征文940篇,其中小学组、初中组各评出一等奖10篇,高中组、教师组各评出一等奖5篇。现将以上作品展播如下。 听那一曲鹧鸪戏 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八年级二班 边文艺 熟悉的打击乐声起,我的心也跟着它一起飘出去了…… 最初听鹧鸪戏,还是小时候,我惊讶于这声音的特别,似鸟儿在婉转歌唱,真是那“清风徐徐鸟声起,悦耳歌唱在枝头”。 一袭蓝帔,一双黑鞋,嘴里不停地唱着“官清民顺,做清官教黎明......”年少的我蹲坐在宽敞的戏台下,眼射在那威风凛凛之人身上,蓝袍一身,炯炯目光直射在前方。随着步子的移动,金灿灿的符文在光线下而色彩流动,就连纱帽也在晃动着一顿一顿的,“罗洲直印坐正堂,贤妻教子真有方。”幼时的我当然还不知这像样的行头,清脆的声音叫什么名字,但那演员的一颦一笑却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孩提时代,久久不能忘怀。 灯光下,蓝色的丝绸翻卷,隐现衣上的图案,那传来的声音顿挫着,极有韵味。更别提像鸟儿的啼叫了,真真是锦上添花,这样的场景在我的梦里不知出现了多少次,于是一一 我难掩激动之心,手指叩在门前,“咚咚,咚咚”的声音响彻在我的脑海里,分不清是心脏的剧烈跳动还是怎的。 “老师,你知道我昨天给你发的视频里的戏曲是什么吗?”手在背后攥出些许汗来,音乐老师微笑着看着我,眼神明朗清爽,“想了解了解?”我猛的点点头,实在是等不及了,火烧在心里似的,赶忙语气求道:“老师,你告诉我吧,我特别喜欢它!”“这戏曲叫鹧鸪戏,是我们这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伟大的齐文化!”鹧鸪戏,鹧鸪戏!脑海里直涌出一股热流,与心交汇在一处。那日,天际的白光慢慢褪成浅绛,然后泛出酡红,那模糊的答案终究有了谜底,那年幼的少年也知道了自己热爱的东西。 重听《宝莲灯》,“把老爷尊了一声......”里面的女角头顶镶着小珠的装饰,唱出的曲子是那么的动听,右手遮着左手,微微鞠了下身子,神色自若。眼神柔弱却带坚韧,面貌这真是闭月羞花,举手投足之间带着熟练,把人勾到角色中去。我被钉在了原地,这竟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淄博的!我的眼睛被点燃了光亮,视线追随着那对人,他们时而笑着谈话,时而身姿晃动,连动着身上的衣服也有了光彩。我见过许多风景,却不及那一刻的夺目,在那一刻,我的心是澎湃的。 我坐在桌前,回想着那清脆鸟鸣,不敢想象每一个谨慎吐出的音符,每一个戏曲动作都经过演出者的深思熟虑。渐渐地,所有的所有汇成了一处,成了波涛大海,彼时的我已经知道有一种东西在我心底悄然发芽,似乎要开出一种别样的红,原来,那一份对文化的热爱才是我受益终身的瑰宝所在。 伴随着熟悉的打击声,心脏随着它而跳动,鹧鸪戏,美好的鹧鸪戏…… 指导教师:朱惠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