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淄博语言文字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专题专栏 > 淄博语言文字
淄博语言文字

淄博市中小学寻“齐”记读书征文一等奖作品展播③

2024-03-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淄博市教育局 字号:[ ]

为推动我市中小学读书节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齐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美德要义,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了寻“齐”记读书征文大赛。本次大赛由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市语委办承办,共收到征文940篇,其中小学组、初中组各评出一等奖10篇,高中组、教师组各评出一等奖5篇。现将以上作品展播如下。

逐风踏浪  寻“齐”圆梦

淄川区昆山学校五年级一班 李梓琪

我们山东淄博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齐文化一直深入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翻阅《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书籍,逐风踏浪,追寻祖先的足迹,寻找齐文化之宗,圆我之中国梦。

一.推崇“仁爱”,温暖烟火人间

齐文化强调“仁爱”。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以人为本、关爱他人的精神。同时,孟子也主张“仁政”,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的幸福。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仁爱精神贯穿于齐文化的发展过程,成为齐国百姓的信仰和追求。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齐文化中汲取仁爱的养分,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烤串、大葱、蘸料、卷饼,作为淄博烧烤的标配“四件套”,可谓肉香四溢,香味十足。可咱们淄博烧烤不但美味,更是有温度的,透过淄博烧烤火遍全国的事件,更是折射出我们淄博人的“仁爱”之心。从海南几千里之外,一路驾车前来我们淄博游玩的一对叔叔阿姨,历经几天的驾车劳苦,来到淄博,却因为旅店客满无处居住,正无奈打算在车上将就一夜,恰巧在一处小吃店谈及此事时,被店主听到后,老板娘竟用纯朴的淄博话告诉他们:“我家有闲置的房间,你们可以住到我家里来。”叔叔阿姨赶忙说“我们会住好几天,请问需要多少钱?”没想到老板娘讲到:“我们是开小吃店的,不是开旅馆的,给钱的话就不让你们住了。”你看,我们淄博人是多么真诚与好客。对比别处旅游,游客处处被宰,而在淄博,游客的地位大大提升,既能游玩赏景,又可以如同在家中有亲人照顾一样备受关爱,走胃更走心,淄博人的热情好客,仁爱之心让客人感到舒适与放松,感受到了真心实意。正是千百年齐文化传送下来的“仁爱”之心,才造就了这刻在骨子里的朴实民风,才会使我们淄博如今在全国一枝独秀,常开不败。

二.倡导“和谐”,激发百姓自豪

齐文化倡导“和谐”。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齐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也要求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和谐共处,避免冲突和矛盾。齐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告诉我们:通过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今作为一个淄博人,人人都为淄博争光,家乡自豪感已被点燃,淄博的百姓大大方方地款待来自大江南北的客人。一位奶奶看到顶着烈日排队吃烧烤的游客,热心地把自己亲手包的蒸包递上,并暖心地说:“队伍太长了,先垫垫肚子。”有人问:“阿姨,多少钱一个?”这位奶奶爽朗地讲到:“不要钱,免费吃,到我们淄博来,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顿时迎来一阵欢呼与掌声。与此同时,政府层层抓紧抓牢,坚快杜绝“宰人宰客价格哄抬”乱象,大力推进淄博旅游专线、烧烤专线等特色服务专线、让游客从踏入淄博地界那一刻便可感受优质服务。许多人特意来到淄博走街串巷,查询是否有缺斤少两的现象,没想到,结果令人吃惊,不但不会缺斤少两,反而会在优惠折扣的基础上超出应有的分量。直接让全国人民对淄博刮目相看,只要在淄博地界,人民生活一片和谐!这不就是齐文化的人人传承吗?淄博这座传统老牌工业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全国乃至世界朋友的到来,秉承“和谐”“和为贵”的齐文化理念,不断求新求变、厚积薄发。

三.注重“礼仪”,塑造朴实民风

齐文化重视“礼仪”。在《论语》中,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齐文化中的礼仪观念,既包括对长辈、尊者的尊敬,也包括对晚辈、弱者的关爱。
     此次淄博迅速“出圈”离不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以及群众的真诚相待,离不开我们淄博政府紧跟时代,善于抓住机会的指引,也离不开我们淄博自古传承的齐文化底色。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全国各地的“寻人启事”都齐集淄博,这些弱势群体,不远万里,顶着悲痛,祈请大家帮忙宣传,可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某几个人的助力微不足道。看到这种情况,卖鲜奶的老板沉不住气了,为了帮助这些可怜的父母,让更多人帮忙转发,他特意声明,谁帮忙转发谁就可以免费领取一瓶牛奶。瞬间,无数人伸出援助之手。其实大家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免费的牛奶,而是对老板的这种礼仪之道,仁和助人的情怀的支持。这份情多么淳朴多么赤诚,这不正是我们齐文化“礼仪”观念中的关爱弱者的体现吗?    

如今我们淄博的名字响彻全国,淄博的真诚与温度也成为各地政府极力模仿的标尺。我想,我们淄博之所以驾轻就熟轻而易举获取全国人的青睐,与我们深厚的齐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齐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每个淄博人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我作为身处信息化时代的当代小学生,一定要努力汲取我们齐文化的精髓,助力政府打造更加优秀的淄博城市品牌,让中国了解齐文化,了解淄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指导教师:孙丽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