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推动全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深入开展,12月26日,淄博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交流研讨活动在淄博市大学城实验中学举行,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各区县电教站负责人,学校科技活动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共计253人参加活动。 会议对2024年在各级各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就做好2025年科创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师资培养、AI伦理安全等方面;二是要明确学校定位,发挥各自优势,精心组织并全力推进2025年各类科创比赛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批评思维、创造力、自驱力、沟通力、人机协作能力等,为学生搭建起培养科技报国志、追逐科技创新梦的广阔平台;三是要在“创新引领、终身学习、融合应用、家校合作”等关键环节下功夫,多方携手共同努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切实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会议邀请CCF全国编程培训师资认证委员会委员、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意编程专项培训专家、高级软件工程师陈军作《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编程教育与优秀作品创作指导探讨》专题报告。报告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编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效利用工具创作优秀作品,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创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中作品创作“七步法”和评价“五看法”为教师下一步指导学生创作优秀作品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会上,淄川区从顶层设计强化、多元资源整合、参赛项目合理布局三方面,作了题为《素养提升铺就成长之路,创客教育点亮智慧之光》的典型发言。全国“创新之星”获奖学校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临淄区齐陵中学分别作《信息科技助力视障少年追光前行》《和融共进,共育信息素养创新之星》的经验交流,分享了学校立足学生特点、软硬件资源等实际,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作品指导、参赛准备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淄博大学城实验中学围绕学校数字化转型,作题为《素养在实践中生成》的发言,分享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与全域数字化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活动邀请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赛项专家老师作电子板报、电脑绘画、智能机器人、创意编程等赛项的规则解读、优秀作品展示和作品创作指导,为2025年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做好师资培训和赛前动员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等赛事平台为依托,根据地方特色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实践技能,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淄博教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