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基层传真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基层传真
基层传真

周村区中和街小学:美劳中和 润泽人生

2024-01-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周村区中和街小学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劳动课程实施、探索劳动学科融合、拓展劳动教育阵地、开展劳动家校合作、深化劳动教育延伸,全面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美劳中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确保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是“美劳中和”课程化,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学校设立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新课标为引领,进行主题教研,探究、发现、梳理出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知识点,加大学科融合力度,探索出“体验-讲解-示范-分享-总结”为基础的基本教学流程,通过升旗仪式、中队活动、劳动课、种植园、跳蚤市场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最光荣”,进一步体会劳动价值的内涵和意义。种植课后,孩子们家里废弃的瓶瓶罐罐种满了大蒜、白菜等,期间以画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植物成长过程,待长成后拿到教室展览和评比。活动强化学生体验感,关注过程性学习,让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正确劳动观念。

二是“美劳中和”日常化,全面提升劳动素养。结合《淄博市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淄博市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指导清单》《淄博市中小学社会劳动教育指导清单》,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周村区中和街小学日常劳动清单》,每周学生对照劳动清单完成打卡,从家务劳动、班级劳动、公益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在整理、洗涤、卫生清扫、烹饪、帮助他人上完成全方位的劳动素养升级。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为例,学校加大家校合作力度,从新生入学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穿衣、叠被子、系鞋带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逐年增加洗袜子、缝扣子、制作简单菜肴等基本技能,学校以精准监督为抓手,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多次开展劳动技能比赛,评选“劳动小能手”,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重视劳动,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三是“美劳中和”实地化,多元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加大“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因地制宜,开拓性开发校内微基地,购置了12个种植箱,今年12月,学校南墙挡板拆除,学校立刻开工围建出105cm2的种植区域,分割成18块“一米田园”,不仅如此,每个班级都有种植角、养殖区。2023年老师带领学生种植了向日葵、生菜等7种植物,每个班的“微花园”里多肉、吊篮、芦荟数不胜数,还有的班里养了小蝌蚪、小金鱼,社团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剪纸、制作镶嵌画,学生亲自体验播种、浇水,看着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看着一个作品从无到有的蜕变,能够享受体验培育绿色生命的乐趣,享受劳动带来的欢乐。

四是“美劳中和”评价化,伴随式记录学生成长。将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依托劳动课程,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不断优化三张劳动清单,实施伴随式劳动教育评价,明确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从品质、观念、能力、习惯、劳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以“学生自评”“伙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多元评价为驱动引领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做到评价有重点、讲过程、看落实、重提升,让劳动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

五是“美劳中和”氛围化,创设爱劳动的美好氛围。加强劳动教育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学校把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相结合,通过主题升旗仪式、学校微信公众等形式积极宣传并推送劳动教育内容,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提升劳动教育效果。节假日,学校的志愿服务队纷纷走上街头、公园、车站、社区等场所进行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保护自己的家园。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包粽子、包水饺、职业体验等项目式劳动特色活动,让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体验劳动的快乐。

下一步学校将重点推出“特色劳动周”项目,开展“校园岗位职业体验”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轮换,任职安保处检查员、食堂帮厨、图书馆整理员等角色,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劳动体验平台。围绕“五育并举 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目标,不断完善“美劳中和”教育实施体系,让学生在劳力中劳心,在劳心中创新,在创新中育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张秋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