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等8个赛项在淄博理工学校成功举办,标志着历时一个多月的全市第十四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赛项圆满落下帷幕,以技能报国的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本届技能大赛由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共青团淄博市委、市中华职业教育社6部门共同主办,设中职组和高职组,15所职业院校共613名师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其中,中职学生组设资源环境与安全、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等13个专业大类的40个比赛项目,有501名学生参赛;中职学生抽测组设4个抽测项目,从项目对应专业的高二学生中随机抽测50名学生参赛,技能抽测成绩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中职教师组设8个专业大类的13个比赛项目,112名中职专业教师报名参赛。各承办院校严格按照大赛要求,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大赛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了大赛公平、有序、安全地进行。赛后,各参赛师生纷纷表示,要以大赛为引领,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人出彩、技能强国”目标而不懈努力。比赛期间,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市职业教育研究院领导班子对大赛进行了巡视指导。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呈现出五个鲜明特点:一是紧跟全国技能大赛改革新趋势,新设立9个赛项。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明确未来5年技能大赛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组织各职业院校认真学习《执行规划》,吃透文件精神,及时调整竞赛项目和备赛策略。二是展现淄博千年陶琉技艺,为陶琉产业培养继承人。设置“陶瓷琉璃制作”赛项,在原有陶瓷拉坯、雕塑、现代生活陶艺、刻瓷、彩绘5个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淄博特色工艺琉璃雕刻和普适性体验项目陶艺制作2个项目。通过比赛,锤炼了师生的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调动了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陶瓷琉璃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检验了职业院校陶瓷琉璃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推动了中小学地方传统技艺和文化教育,弘扬了我市陶瓷、琉璃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三是大赛的参与面、覆盖面更加广泛。按照校赛学生全面覆盖、市赛承办学校广泛参与原则,各学校认真举办校内选拔赛、积极申请承办技能大赛,9所中职学校承办赛事,再次实现公办中职学校赛点全覆盖。四是继续推行技能抽测制度,构建普及性、开放性大赛机制。以技能抽测推动竞赛内容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实现赛教深度融合。依托大赛深化技能教学改革,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制定形成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五是全市技能大赛网站启用。市技能大赛网站依托齐鲁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全面实现了技能大赛线上报名、三级审核、信息导出、成绩录入等功能,为大赛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赛已形成以校赛为基础、市赛为主体,省赛和国赛为示范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市赛中职组比赛成绩成为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赛、国赛的依据。根据相关规定,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可作为技能拔尖人才,免去春季高考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仅根据语数英三科成绩单独划定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高校录取到相同或相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习,为学生升学深造开辟了一条技能通道。通过大赛,构建起“赛教互促、赛训融合”的技能教学体系,推进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有效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校企密切合作育人,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品牌效应得到彰显。(傅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