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的要求,持续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助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市教育工会组织开展了“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师德征文评选活动。全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深情讲述了一个个情感充沛、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教育故事,充分展现了我市教师队伍的美好形象。现展播师德征文特等奖作品以飨读者:
爱在深处有芳洲
淄博齐盛高级中学 冯希娟
26年党龄,23 年教龄,满怀教育热忱,执着教坛耕耘。16年班主任生涯,书写一曲曲爱的赞歌。
初心如磐,杏坛绽放百合花
幽寂的山谷里/一株百合/静静地/沐浴阳光 吸吮甘露
在日出日落间/破土萌芽/在风雨雷电中/挺立舒展
心中唯有一个执念/深深扎根脚下的沃土/悄悄绽放自己的光彩
这是冯希娟老师初登教坛时写给自己的小诗。23年来,她像一株百合花,无怨无悔地守着教育这方净土,用青春和智慧滋润生长,用执着和奉献期待绽放。一路前行一路歌,她正努力向智慧型班主任、专家型教师不断迈进。
她说,不当班主任的教育人生是不完整的。从“冯姐姐”到“冯妈妈”,这一干就是16年。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她始终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断砥砺一颗豁达的心去提升生命的价值,不断砥砺一颗平静的心去享受教育的幸福,16年的班主任生涯,带给她的是桃李满天下。
她对学生说:“无论你起点怎样,无论你来自哪里,在我心里都是我最爱的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不让任何一个掉队。让每一朵花都绽放,让每一棵树都成材。我的班要是最暖的班,我的学生要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
她对家长说:“作为同样一个高三孩子的家长,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做什么样的老师;我希望我孩子的老师怎么对她,我就怎么对待咱们9班的每一位同学。”
她在文章中写道:“高考是人生中的大考,但不是人生的全部。高中三年,让孩子每天天不亮起床后能高高兴兴进教室,深夜书桌前能平平静静做功课,遇到困难不放弃,面对未来有憧憬,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控制情绪,拥有让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甚至能让别人因自己而幸福,这些比成绩还重要。要教导孩子在风雨中不绝望,在劳累中不崩溃,心存善意,不惧努力!”
“左手是爱,右手是规矩”,在唤醒与激励中静待花开,在塑造和打磨中期待成长,她着力打造“有梦想、有温度、有故事”的班级文化能量场。
她用心打造着令人难忘的高中生活。面向每一位同学,在文化活动中激发能量。以创建“最暖的9班,最好的自己”为班级目标,开展“班级周报”“甜蜜日”“创造小奇迹”“跟着学长看世界”等活动,创办《绽放在齐盛》班级手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一串糖葫芦,夏天的采摘草莓,让孩子递到家长嘴里的一颗糖,疫情期间每天晚上班会的“班级小夜曲”陪伴……这些都被学生深深刻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为了班里20余位住校生,她24小时开机。凌晨4点,接到宿管电话的她赶到医院急诊室陪着治疗;中午烈日下,她辗转几个药店为学生买药;多少次晚自习,她开车送学生去医院就诊……
家长们常常被她对孩子的用心而感动。疫情学习期间面对孩子的放松而无奈以致想放弃的小龙(化名)爸爸,回想冯老师一次次找孩子视频谈心,一节节巡课提醒,看到他返校后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学生,受到学校表彰,感慨地说:幸亏来到齐盛,幸亏遇上冯老师!
早上6:40到校,晚上10点多离开,在家人的坚定支持下,她把陪伴的深情都给了她的学生,而学生们也以他们的进步与成长和她实现着最美的双向奔赴。
岁月如梭、似水流年,当年的这株百合花永驻她的心间,鼓舞她的斗志,润泽她的灵魂。她也慢慢成长着,先后被评为“淄博市优秀教师”“淄博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淄博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匠心教研,求真惟实结硕果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淄博名师,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她满怀热爱,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不断向专家型教师迈进:曾获得省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市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淄博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作为山东省三个代表之一参加全国课堂大赛获一等奖,出示国家级公开课等等。
她说:课堂是我的最爱,专业是我最大的底气!
无论什么情况下,她都是神采奕奕走进教室,和她的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幸福。无论学校交给她什么样的班级,她都欣然接受,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取得一次次让人振奋的进步。
对语文教学,她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带着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认真研读新课标,阅读理论书籍,千方百计向名师学习,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教学定位,沉淀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在语文教学上,她始终坚持“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寻找语文的“真”之所在;立足课堂,让学生享受有幸福感的学习,以“共生”看见成长,让语文参与生命的历程。
她的课堂,是学生们即使毕业了也依然最怀念的地方。网课时,不少她以前的学生偷偷进入课堂“再听一节冯老师的课”。
语文课堂虽然只有短短的45分钟,但她努力让它承载更大的世界。除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提升,她还引导学生突破书本,走向实践。每节课前“开讲了”,同学们谈古论今;每天的“呼吸本”,在“让阅读像呼吸一样存在”的倡导下,伴随着同学们坚持不懈地阅读经典:每周的“班级周报”,我手写我心……当课堂不仅仅是课本的学习,当生活鲜活地呈现,当经历慢慢地沉淀,生命的成长就变得丰厚而美丽。在“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全国环保作文大赛”“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中,她的学生纷纷获奖,取得了全国一等奖、山东省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她获得全国、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她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活动:疫情期间,在省教研员的组织下为湖北线上送课;到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等送教并作报告。带着对语文教学的极大热忱,她还投身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担任张店区语文优质课评选评委,在市区语文教师培训会上做专题发言;在全市语文网络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
不懈追求、勤奋钻研的她在语文教学上实现了一步步跨越,也收获着一颗颗硕果:“淄博名师”“淄博市骨干教师”“淄博市中小学岗位能手”“张店区学科带头人”“张店区教学能手”。参与省课题一项,主持淄博市规划课题并结题一项,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育艺术》等报纸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淄博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主持的“真阅读计划”在淄博市教育创新项目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并在全市推广。
青蓝携手传薪火,砥砺前行共成长。她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与青年教师“共研、共学、共进”,毫不保留传授经验,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学校骨干力量。她与徒弟获得“淄博市优秀百对名师高徒”荣誉称号。
爱心奉献,主动担当建新功
2021年6月一纸调令,刚刚送完毕业班的她,没有休息一天,立即奉命来到齐盛高中,参与筹建工作。
新起点,新征程,新挑战!这一切都让她重新焕发斗志,清零过去的荣誉,潜心投入新的岗位。
面对筹建中的学校,面对开学在即的紧迫,她和同事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不分白黑奋力拼搏,没有休息日,不分你我他,教学设备到位安装、教学仪器调试、教学器材购置,随着一张张桌椅、一件件物品到位,终于按时开学,顺利迎来了齐盛高中的第一届学生。
开学后,作为2021级级部副主任,她还担任9班班主任,教两个班语文课。面对强大的工作量,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以“做则专业、出则精品”的态度,勇挑重担,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一所新建学校,面对更多的是质疑,承担更多的是压力。“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多年教务处、级部主任岗位的锻炼,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面对新的挑战,她沉着冷静,勇挑重担,全力奔赴。
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她和管理团队的同事们一切从零开始,以“管好一个级部,带好一个班级,上好一门学科”为总体要求,快速形成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她以身示范,任劳任怨,第一个学期,瘦了近20斤。
在工作中,她和同事们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性开展工作。从学科组建设到班主任队伍建设,从青年教师成长到学生活动开展,在推进班级负责制和班教育组抱团管理同时,引导教师建立“三位一体”的岗位意识,开创性开展与实验中学的“强基论坛”“齐盛印迹”等,优秀生不断涌出,许多工作模式成为学校的标杆,年级整体教育教学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多少个清晨,多少个夜晚,她迎来学生,再看她们回到宿舍熄灯休息。级部年轻教师多,培养任务重,她和管理团队的伙伴们一起听课、评课、找老师们谈心,帮他们提升业务、疏通心理,青年教师们得到快速成长,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作为一所新建校,她所在的2021年级,在历次全市统考亮相中取得好成绩,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也总有她的身影,或是元旦演出幕前的朗诵、国旗下讲话,或是“教师节”“庆七一”党员活动幕后的策划编剧,她都甘之若饴,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在“淄博市师德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在“淄博市师德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每一次参与,她体会的不仅仅是和同事们一起奋斗的幸福,还有为学校增光添彩的自豪!
爱在深处有芳洲!作为一名努力奔跑的教育追梦人,冯希娟老师牢记习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嘱托,平凡于三尺讲台,潜心教研,行稳致远,在教育的沃土上不断成长,努力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