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齐都花园小学开学初启动了新学期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一直把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在学生们的一日生活常规中,将习惯培养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转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让习惯在“细”入“微”中逐步养成。 学校成立以学校负责人为组长的“标杆式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及长远意义,高位立标,小组成员带头抓落实,寻找问题,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经过多次商讨,最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对照习惯养成的各项标准,成立榜样示范队,逐层打造“示范班”“示范级部”,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快速高效推动习惯养成落地。一是“传”:校园中随机录制优秀习惯示范视频,大家一起来点赞和学习。二是“帮”:整合班级与班级之间、级部与级部之间的榜样资源,示范引领,提高对标效率,缩短对标过程。三是“带”,通过反复训练,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对标,将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组织进行了各项活动的汇报展演。活动场上,孩子们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动作整齐划一;活动场外,家长对师生风采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孩子把学校好习惯带回家,把家中好习惯带回校,搭建起家校养成教育桥梁,实现家校养成共育“零距离”。 
如何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真正做到习惯成自然?一是根据标准进行固标评价。评价重过程求实效,持续跟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有经历、有反思、有成长。二是多点发力,多维发展,促习惯全面养成。 “大课间习惯养成记”是“标杆式养成教育”的一项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继续发力,聚焦读书、路队、卫生、礼仪、物品摆放等多项常规,建立标杆,持续推进。 
9月份习惯养成教育学校根据七大习惯养成督导团队的日常考核成绩,评选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金牌”班级,并且各班根据日常考核和民主投票的形式,评选学校习惯养成小标兵,下面闪亮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