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鲁中晨报》在03版刊发了淄博市中小学新学期劳动课内容,具体文章如下:


新学期 淄博的中小学生如何上劳动课?
水果上刻字,田间耕作,烘焙西点……近日,越来越多有创意的内容出现在了淄博中小学课堂上。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224号建议的答复》。其中,在答复“关于将《劳动教育》教材纳入教科书目录”时,教育部指出,劳动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开展劳动教育要体现实践性特点,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避免“一刀切”。
如今淄博各中小学校已经开学3周,面对这门“熟悉又陌生”的功课,各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了怎么样的劳动课?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多方走访。
更实用 必修和选修相结合
9月21日,在食堂,淄博柳泉中学的“劳动课”拉开序幕:同学们在老师讲解之后,小组分工协作,有的把原材料混合,有的在称重,有的在给饼干定型。不一会,一盘盘各具特色的饼干就出炉了。
淄博柳泉中学劳动教育教研组长胡明熙告诉记者,学校的烘焙课与STEAM教育融合,第一节课,老师教学生认识各种西点的原材料,并示范如何烤饼干;第二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烤制饼干并总结不足,优化过程;第三节课,自行计算成本并商定成品价格,烤制饼干后在学校售卖;第四节课,计算利润,交流并总结制作饼干和售卖饼干的经验。
“在劳动课上,我们学会了烤饼干,知道了在饼干烤制过程中,如何按比例搭配原材料,如何观察烤箱的温度。接下来我们还学习售卖商品,在售卖过程中,我们要思考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展现产品的优势,如何了解买方的需求,回去如何优化自己的产品等等。”柳泉中学的学生徐子涵告诉记者。
记者从淄博柳泉中学了解到,早在2020年,淄博柳泉中学就成立了劳动教育教研组,家校协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新学期,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每周、每年都有相应的劳动活动。每周五下午的固定时间为劳动必修时间,单周进行卫生劳动学习,双周进行劳动技能学习,如:整理书包、手工缝纫、水果拼盘、创意剪纸、美感插花。每周三下午的校本课为劳动选修时间,如西点烘焙、舌尖上的淄博、智慧小菜园、了不起的中国古建筑、酿酒工艺、化学中的美食、居家技能、金工木工等。
更多样 每周都有新内容
9月21日,博山一中劳动课上,教师高得三带领同学们用刻刀在提前预备好的苹果上练习刻字手法。同学们笔画简的字入手,先用油性笔写在纸上,然后翻转印在苹果外皮,再用油性笔把印在苹果外皮上的字痕描深,之后用刻刀把汉字周围多余的部分去掉一层,并沿着笔画将笔画外的空白部分去掉,完成雕刻。
课上,同学们屏气凝神,一笔一刀专心描痕刻字,一个个刻字雏形呈现在苹果上。课下,同学们依然兴味盎然,交换欣赏着“苹果刻字”,议论谈笑,纷纷表示回家后要在橡皮砖上多练习,早日刻出满意的作品来。
在潘南小学,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新课标(2022版)和发展学生劳动素养,全校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劳动周活动,让学生通过去学习,去实际操作,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在接下来的一周,学校将开展“班级卫生我清扫”、“家务劳动我参加”、“劳动人物我访问”三方面的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国庆节假期,尝试“做一名快乐的小能手”, 根据“劳动实践活动反馈表”(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人的指导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拖地,做饭做菜、洗碗洗衣,买菜购物,整理房间等,高年级同学尝试“今天我当家”。
更贴近生活 劳动中学习知识
松土,播种,浇水……从9月1日开始,张店区科苑小学就给各个班级划分好了试验田,在每周的劳动课里,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耕种的乐趣。
张店区科苑小学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将各种劳动元素化为滋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活动课程,分学段设计了低、中高两份劳动清单,及时发送到各年级班级群,给学生明确应当完成的劳动任务。
学校为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劳动能力,组织开展低年级“我会叠衣服”劳动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中高年级也开启了多样化的校园劳动生活,划分劳动试验田,让学生在泥土里学会耕耘,体验种植的快乐,新学期学校全面落实教育部劳动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同样,在高新区一中的校园里,学校开辟了一块劳动基地,学生们利用劳动课亲自参与了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等的全过程,利用这块基地,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校长杨长征说,另外,学校设立了学生劳动值日制度,在校园、教室、走廊卫生保洁以及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明确班级和学生的职责;设立了餐厅劳动周,以初一学生为主,德育处负责组织评价;开设陶艺、木工、金工等劳动课程,劳动教育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在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和劳动成果展示平台。
此前,淄博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课程体系,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
鼓励各校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深入挖掘齐文化和陶瓷琉璃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积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遴选、推广来自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鼓励学校根据现有资源开设田园、烹饪、维修、木工、水电等特色劳动教育项目,形成劳动特色育人品牌。支持淄博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发建设特色劳动教育项目。鼓励淄博职业教育联盟、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中高职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曲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