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栏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专题专栏 > 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栏
庆祝第38个教师节专栏

教书育人楷模展播⑧ | ​刘海鹰:教书育人是一辈子的事业

2022-09-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刘海鹰,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教31年来,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以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育学生,以无私的奉献之心和大爱举止关爱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自己无悔的担当与奉献谱就了一曲新时代的师德之歌。

矢志初心,立志做学高身正的好教师

1991年,刚刚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刘海鹰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踏入了淄博师专(后合并为山东理工大学),正式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良好的专业基础加上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让她很快完成了从师范学生到人民教师的转变,《心理学》公共课是她教授的第一门课程。

人们总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海鹰一直都是那个默默努力的人,桌子上一本本的手写教案,黑夜里一直亮着的小台灯,都是最好的见证者,或许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机会来的竟是那样快。入职接近三个月的时候,山东省师专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正式启动了,平日的努力和付出让刘海鹰有机会代表学校参赛,并最终取得了三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激励,学校的同事们笑着说:“海鹰老师是未登讲台,先登奖台!”

良好的开端,激发了刘海鹰对教师工作的无比热爱。她对待教学工作态度极端认真,每次课前都精心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再熟悉的课程也要常讲常新,逐渐形成了“严肃认真、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风格,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她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文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运用心理学课程知识,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创新设计了“心理侦探”、“与陌生人讲话”等实践项目,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曾经有学生这样评价刘海鹰的课堂,“海鹰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没有玩手机的,不是手机不好玩儿了,是她讲课太精彩了”。虽然不能保证每节课都没有学生看手机,但是海鹰老师讲课精彩、风趣、有吸引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学生中享有盛誉。

刘海鹰潜心教学的同时不忘科研,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专业素养是她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体现。一本本的啃专业书,一步步的学测量软件,虚心向年轻同志请教量化知识,亲自带领学生完成走访调研,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她的常态,无论探亲还是出差,电脑和U盘是她的必备,就连生病住院,也是撑到假期进行,最大程度保证工作完成。从教31年来,刘海鹰一直努力坚守在一线科研阵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研究与训练研究报告》,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青年教师获得如此重要的奖项,当时也是在学校引起了震动,后来陆续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十多项。


以爱为本,用满腔真情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 得益于心理学专业特长,刘海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心理咨询工作,1994至1995年,结束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专业的进修后,就率先在当时的淄博师专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在当时属于很早的一批心理咨询工作者,此后一直坚持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山东理工大学成立以后,作为兼职心理咨询师,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周一次为学生进行咨询服务。

面对学生,刘海鹰总是像妈妈一样关心关爱,反复叮嘱学生不放松、不懈怠,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剖析,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做好发展规划。有一名法学院学生因家境贫困,一度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该生天资聪颖,很具学习潜力,刘海鹰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引导他科学规划人生,终于该同学顺利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位2014级女同学,志向高远,在她初次考研失利之后,刘海鹰及时跟进安慰鼓励,该同学励精图治,坚韧不拔,第二年终于考上985高校研究生,目前在国内顶级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某一女生因不善于人际沟通,入学时间不长就与宿舍同学矛盾重重,甚至动手打成一团,刘海鹰及时介入,为该宿舍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引导该同学学习人际沟通的技能技巧,后来该生变化很大,与宿舍同学关系融洽,该宿舍也被评为先进宿舍。 

一次次的心理疏导,拉近了刘海鹰与同学们心与心的距离,同学们自发给老师留言写贺卡,讲台上时常会出现班级赠送的鲜花,这是专属于学生们质朴的爱的表达。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刘海鹰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教育,生动自然,润物无声。2018年5月获得山东理工大学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立项,2021年如期结项,评价优秀。与此同时,为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全校公选课,训练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学会人际交往,正确应对压力。设计的课程活动,贴近学生实际,生动活泼有趣,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学一学、练一练四个环节,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广受学生好评,也被其他老师借鉴运用。

刘海鹰对同学非常负责任,不论是指导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一对一、面对面地与学生深度沟通交流。从选题到拟定提纲再到具体的论文写作全程跟进,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坚持逐字逐句批阅论文,不厌其烦悉心指导,经常熬夜为学生改论文,深受学生爱戴。在学校最美教师评选评论区中一位毕业十年的学生回忆道:“看到刘海鹰老师评论区里‘熬夜为我们改论文,一字一句批注修改,特别负责的老师’,感同身受,当年我的毕业论文也是刘海鹰老师指导的,也是一字一句的给我修改了,有一天晚上都十点半了,还给我打电话,指导我修改论文,一聊一个多小时,宿舍的同学都很羡慕我,说你的论文老师真负责。转眼间毕业快10年了,十分想念刘海鹰老师,无论她是否评上学校的最美教师,她永远是我心中的最美教师。”


甘于奉献,牢记服务社会时代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作为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教师,刘海鹰除了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以外,还积极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带领学生进社区,进学校,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推动社会心理服务落到实处。

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事业单位、学校举办心理辅导报告。近年来,先后在淄博市委党校、建行淄博市分行、淄博市邮政集团、临淄清源集团、淄博监狱、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张店区车站街道办事处、沂源县纪委等企事业单位做心理健康辅导报告数十场,反响强烈,有效地提升了被辅导单位职工心理素质,增强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发挥好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专业作用,为推进社会身心健康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疫情期间,淄博监狱的干部警察由于特殊的工作要求,常常一两个月不能离开监舍,抛家舍业,心理压力非常大。在此情形下,刘海鹰的心理辅导报告“心理压力调节与疏导”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广大干警正确认识压力、积极应对压力,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解压训练课,受到了热烈欢迎,现在已经预约了新一期的心理讲座。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心理、社会工作影响力,刘海鹰积极拓展宣讲渠道,受邀担任淄博电视台嘉宾,为社会奉献爱心,传递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校园,缓解社会压力,提高心理素养,发挥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减压阀”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担任淄博市教育指导专家,参与淄博市教育系统课题评审鉴定工作,为指导淄博市中小学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海鹰老师积极参加淄博市社会治理工作,成功申请到校城融合项目“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城市乡村,切实了解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撰写的研究报告被淄博市委《决策参考》采用,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各部门领导参阅。

刘海鹰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在多个社会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是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专家库成员、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库成员、山东省戒毒科研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常务理事、淄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淄博市教育指导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连串头衔的背后是一连串的辛苦付出,将爱与责任奉献给了社会,在增加自身社会服务经验的同时,更好的发挥了高校教师服务地方职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辛勤耕耘也带来了累累硕果,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学校的认可,近年来先后被被评为山东理工大学最美教师、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大学期间--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获得“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提名奖,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级导师、“三八红旗手”。

五十余年人生路,三十余载从教心,拳拳育人意,一腔爱生情,桃李天下绽放,脚步依旧匆匆,对于刘海鹰来说,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她愿意用一辈子去奋斗、耕耘的事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