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高青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牢牢把握主题主线,聚焦铸魂育人,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一、工作体质机制到位 高青县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高青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重点督查,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做到工作有目标、任务有落实。年初,各中小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向师生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明确每个师生的责任义务,使广大师生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使创建工作人人知晓、深入人心。淄博市“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主题队日示范活动、2022年淄博市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宣传活动在高青成功举办。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创建,全县7所学校被评为全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1所学校被评为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高青一中“激扬青春•健康舞步”入选全市“致敬品牌 献礼二十大”大型展示传播活动项目。高青县千乘湖小学的“善行教育促发展”、高青县长江路小学的“成长加油站”等3个工作项目被评为2021年度淄博市中小学德育品牌。 二、教育实践活动到位 高青县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建立健全“5+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成立了高青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和高青县“全环境育人•启智润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在居家学习和中高考期间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志愿心理咨询服务120余人次。深入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等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高青县第一中学刘致远、高青县千乘湖小学吕子言同学被评为2022年淄博市新时代好少年。5名同学入选第四批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有特色、效果好的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高青县第五中学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学校上榜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15所中小学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绿色学校。 三、学校教育到位 高青县牢牢把握主题主线,聚焦铸魂育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好学校思政课,成立由9支队伍组成的高青县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参与人数1.8万人次。前夕60余名教师被评为市县优秀思政课教师。持续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系列活动。实施阳光招生,依法包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和课时安排要求,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 ,开展主题健身活动86项,参与活动学生人数2.1万人,有力推动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5所学校创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扎实开展劳动教育,积极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组织开展全县第二十四届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开展线上抗“疫"书画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270幅。 四、校园管理到位 狠抓学校精细化管理管理,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措施扎实,氛围浓厚,成效明显,3所学校通过省级文明校园验收,6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充分运用线上直播课、主题班会、邀请“安全六校长”和专业人士宣讲等方式立体化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实现校园封闭管理、专职保安配备、视频监控和一键报警联网及护学岗“4个100%”,打造平安校园。提升全县45处食堂管理服务水平,开展“6D”食堂建设,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工作,强化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督查。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讲文明、讲卫生、防疾病的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我与高青共成长”青年干部畅谈活动,开展各级优质课评选、述学述评、课堂教学比武、教学基本功大赛,参与教师1200余人次。宫继玲等4名同志入选全国、省市级“好人榜”和市十佳志愿者名单,段岩霞、郭莉莉教科研团队2项教科研成果分获省特等奖和二等奖。 五、氛围营造到位 高青县聚焦普及普惠,聚力优质均衡,以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载体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实施水平。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加强中小学校家长学校建设,各学校广泛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成立了高青县家庭教育讲师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及活动管理,实行“黑白名单”通报制度,校外教育活动导向正确、规范有序。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乡镇至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做到常态化、效果实。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措施、效果实。用好新媒体宣传阵地,做好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宣传,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围绕“如何做好开学心理调适”,上好“开学第一课”,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更好适应新学期,在线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全环境”育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