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自从升入大班,总是对小学充满好奇。小学的教室里是什么样的?小学老师上课时,我想上厕所怎么办?上了小学不会一天都在上课吧?感受到孩子们对小学的向往和担心,我们与小学联系,开展了一次“走进小学”的体验活动。
一、好听的下课声
第一次参观回来后,我们一起讨论:你对小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堂堂:小学喇叭里有好听的声音,告诉小朋友要上课了。
子茜:下课的时候也是这样说“同学们,下课了”,哥哥姐姐一听到声音就跑出教室了。
强强:我哥哥说那是课间十分钟,可以到教室外面玩。
显然,天生爱玩的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下课后,哥哥姐姐到底去干什么了呢?
锦熙:我看到很多哥哥在外面玩游戏,姐姐们也在玩。
大家附和:对,他们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指南》中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本次孩子们通过亲身参观小学,获取了直接感官经验。孩子们前期对小学的猜想集中在按时上课上,这一次哥哥姐姐们走出教室的画面引起了孩子们对小学的兴趣。】
二、了解“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是真的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吗?我们锁定兴趣点,和孩子一起亲身体验。活动得到园里的支持,好多老师按点站位确保安全,我们把小学上下课提示音在幼儿园播放,在一番嘱咐之后,孩子们纷纷跑出教室,有的跳绳,有的做游戏,还有几个小女生开心地聊天。

“同学们,上课了……”提示音响起。
看看教室里,只有一半的孩子回来了。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你去做什么了?
世泽:我和好朋友一起出去跳绳了,我们跳了好多。
墨钰:我先喝了些水,又和堂堂去玩游戏,一听到声音就回来了。
正说着,又回来一群小伙伴,我做出很担心的样子:“呀,你们怎么刚回来,我好担心你们。”
子茜气喘吁吁的说:哎,我跑的太远了,没听到。
我赶紧接话:很抱歉,你们迟到了!怎么才能按时回教室呢?
世泽:不能跑太远,要不然回不来。
正当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睿睿举手说:“老师,我想上厕所!”话音刚落,其他孩子也纷纷举手。我捉住机会赶紧追问:“难道你们刚才都没上厕所吗?上课时间都去上厕所,可就没法学本领喽!”
睿睿:看来得先上厕所!
墨钰:也得喝水,上课不能上厕所也不能喝水。
有了思考就需要再一次验证,我们决定再来挑战一次。离园前,孩子们把自己的计划画到了记录本上,认真准备着。

【很显然,孩子们在体验中对于“课间十分钟”的认识停留在跑出教室不用上课的认识中,但对于 “课间十分钟”需要做哪些事情,怎样才能按时回到活动室并不理解。老师几个关键提问,有助于十分钟的继续探究。】
三、挑战“课间十分钟”
第二次挑战十分钟,孩子们有了目的性。一到上课时间,孩子们全部都回来了,但是脸上没有了昨天的喜悦。
教师:怎么不高兴?发生了什么事?
亦宏:我先去上厕所,结果人太多了,我就一直等,还没玩呢!
凌汐:厕所太挤了,喝水也很挤。
孩子们七嘴八舌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大家都忙着排队上厕所和接水,没能尽情玩一玩。

【这一次的体验,孩子们都把上厕所和喝水放到了首要位置,但明显没有考虑到时间安排和合理性,所以很多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问题是发展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也让孩子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孩子们自我计划的能力在无形之中不断发展。】
四、再访小学
有了两次体验,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时间合理安排还不明确,这次孩子们决定去采访一下哥哥姐姐,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孩子们来到小学,先观察,后采访。
下课声一响,路羽和方昊看到一位姐姐走出教室便立马冲上去。
路羽:姐姐,请问现在下课了,你要去做哪些事情?
姐姐:我得趁着大家还没出来,赶紧先上厕所,然后再和朋友出去打羽毛球。
这边煜坤和继飞在采访一位哥哥。
煜坤:哥哥,请问你要去哪里?
哥哥:我要去操场找我的朋友。
煜坤:那你不上厕所吗?
哥哥:现在厕所人太多,我先玩一会,再上厕所回教室。
煜坤:你玩那么一小会儿就上厕所回教室,时间用的完吗?
哥哥:我得留出时间准备下节课的书呀!
……
这次采访,孩子们的收获可不小。

【这次采访,孩子们有明确的目的,所以也得到了满意答案。孩子们从哥哥姐姐的表现中总结出了十分钟要做的事情,以及合理利用十分钟的小技巧。】
五、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孩子们商量合理安排十分钟
靖涵:我觉得咱们得分工,有人先上厕所、喝水,有人先玩。
诗涵:得试一试用几分钟来玩比较合适。
梓睿:这样的话,就得试一试上厕所能用几分钟,咱们得设计好。

2.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要想知道十分钟时间有多长,那先来了解一分钟有多长吧?
堂堂:一分钟我可以把玩具摆出想要的造型。
子茜:一分钟很短,我都来不及剪完一个窗花。
梓墨:一分钟我能跳50个跳绳,应该很长。

3.挑战一分钟
大家感受后,一起来挑战:一分钟可以拍球60个、跳绳50个、摆多米诺骨牌20个……

【孩子们通过体验、记录、挑战等方式感知了一分钟的时长,知道了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形成了初步的时间概念。】
4.十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我上不玩厕所,得需要好几分钟”。有了一分钟的时间概念,孩子们对十分钟有了把握。
“下课了……”大家离开座位。有的径直走向厕所,有的去了饮水间,还有的出了教室,整个教室和户外的孩子们流动了起来。
“老师,我们回来了!”世泽和墨钰一边喊着一边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此时,其他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很惊讶:上课声还没响呢!
墨钰:我们得回来为上课做准备啊!哥哥姐姐就是这么做的!
老师:你们真会安排时间!这次都没有迟到!
梓妍:我先去一楼骑了四圈平衡车,又回来上了厕所,就没有迟到。
墨钰:我趁大家还没站起来,第一个跑到厕所,然后喝完水,去拍了130下篮球,也没有迟到。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分享着自己的胜利,言语间尽显自己对这十分钟的合理安排和充分把握。
孩子的学习体现参与性和探究性。小学常规安排的课间十分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就是探究游戏,孩子们对于这十分钟的好奇和探究,不但对小学生活有了更深了解,也能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同时也在探究游戏中养成做计划、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这种优秀品质将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高新区傅山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