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生活”到“小时代”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变,也是儿童主体对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重要时期,难免有各种的不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衔接也成了大班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的关注聚焦在知识储备上,却忽视了生活准备对幼小衔接的重要作用。
一、案例描述
户外活动时,很多出汗的孩子会主动的将自己外衣脱下叠放整齐,可我却发现晴儿流着汗水继续玩。“晴儿你热吗?”她慢吞吞的说“热。”“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些呢?”她没回应,“看看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试试他们的办法怎么样?”于是晴儿看了看同伴,慢慢地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
二、案例分析
家人事无巨细的照料让晴儿养成了做事等待、依赖的习惯,没有家人的提醒遇到困难会用哭来解决。像晴儿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家长包办的事情多,主动解决问题少,产生过度依赖心理。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家长的过度照料和限制,无意间剥夺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从而让他们缺失了自我判断、自我照料的意识和能力。
晴儿具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但还没有体验到成就感、自主感,自我管理的机会少,她的冷热饥饱、遇事无措就会习惯性的依赖家长的提醒。调查显示,孩子升入小学过渡最大的困惑不是学不会知识,而是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影响他们的学习,这样的幼儿易产生挫败感,从而不适应。由此可见,做好自理能力的准备是最主要的。
三、活动策略
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独立参与的机会,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让他在活动中体验到自我管理的成就感。要引导家长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的提高幼儿自我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学会生活”,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一)给孩子一个任务,让他自己去尝试。根据幼儿的能力现状,适当给他一个小任务。晴儿至今有喂饭的现象,以导致在园吃饭注意力不集中,咀嚼缓慢,于是与她商量,努力争做“光盘明星”怎么样?在不断的鼓励中,晴儿第一次体验到了独立进餐的快乐和自信,于是我们再次约定每次完成任务会满足她的小愿望,从此晴儿的进餐速度明显加快,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也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主感。
(二)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大班幼儿的生活技能已基本建立,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晴儿,衣架上的衣服有些乱了,你能帮助大家整理下吗?”从未整理过的晴儿有些手无举措甚至为难,这时我马上跟进,“晴儿一定有办法,我知道你自己的衣服挂的就非常整齐,试一试,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整理更省劲?”在不断的试错调整中,晴儿终于把所有衣服整理好了,我惊讶的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兴奋地说:“不乱的放到一起,没挂好的拉上拉链。”于是我把晴儿的好办法和整理衣服的图片拍下来,让她在集体面前介绍展示,完成了这次困难挑战,晴儿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从此她总会关注衣架上的衣服还会随时整理。
所以教师或家长要适时的给个“小麻烦”,如妈妈的鞋带开了怎么办?杂乱的书橱怎么整理……。也可组织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表扬他们每一个解决办法,锻炼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来选择。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家长由于怕麻烦,总是不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于是我及时与晴儿家长交流在园变化和进步,建议家长给孩子更多自主管理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当妈妈适当放手后,晴儿会主动的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提前选好第二天的衣服等,动手能力提高了,真正成了家中的小主人。
(四)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但孩子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却不多。为此我们组织“课间十分钟我做主”的活动,让孩子去规划10分内自己的事情;还建议家长引导制定“周末计划表”,安排睡觉起床、游戏时间等,在时间上给孩子权利,让幼儿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五)给孩子创设丰富的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固化经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班就开始逐步培养幼儿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如抓住幼儿学习特点,用有趣的儿歌、直观的流程图,在“说做一体”的游戏中学习自我服务的技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穿衣服比赛”、“整理小高手”等趣味技能PK,在与同伴比赛中固化劳动技能;遵循幼儿学习方式,创设“能量加油站”、“身体信号灯”等游戏情境,引导根据自己的尿液颜色调整饮食;带上“我的小水壶”,引导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
(六)给家长科学的引领,聚力家园高效衔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做父母的应当明了自己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小孩生活,帮助小孩自立,以及帮助小孩学习做人。”作为教师要引导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带动幼儿。还要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及约谈等形式,以专家视频引领、家庭互动交流、分析幼儿行为等方式向家长传递幼小衔接的理念和孩子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给他们以具体指导。
自理能力的锻炼,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科学的幼小衔接,需要家园双方遵循幼儿的学习发展特点,循序渐进、齐心助力。让我们始终温暖为向,明媚向阳,守护孩子向光向地茁壮成长,高效衔接、合力向前,让幼儿的童年生活自然延伸和过渡。(淄博市实验幼儿园 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