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广云端学,花开有声不负春。为深入学习海淀进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先进校的经验,更好地助力淄博市成果推广应用工作,4月13日下午,我市组织淄川区、沂源县等示范点各学科教研员、各试点学校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共800余人参加了海淀进校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线上交流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议共有三项内容:一是成果持有方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滨校长作2021年工作总结与2022年工作部署;二是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经验分享;三是专家点评,由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张铁道、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李政涛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梁成教授进行点评。 会议首先由海淀进校罗滨校长进行2021年度工作总结与2022年度工作部署。罗校长以“融合、转化、创新”为主题,从“示范区工作反馈”和“海淀进校工作总结”两个方面展开了2021年度推广工作总结。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总结了个示范区成果推广2021年度工作,并形成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2022年度推广工作计划。以“精准支持、研究转化、强化交流、以评促进”为任务重点,并从四个方面对示范区提出工作建议:一是以区域研修共同体整体提升示范区区级教研指导能力,促进本地区育人质量提升。二是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保障成果推广工作可持续推进。三是以课题研究引领成果本土化创新型实践。四是全面推进学科教研课程和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加强区校两级教研能力建设,为基础教育成果的推广赋能! 
在经验交流环节,3个示范区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有效实施方案及方法等进行了精彩分享。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研副主任张勃围绕“以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促研修品质提升”做分享。房老师提出教育中教师队伍构成、教师教学能力、区域研修品质三项内生需求,从实践做法、典型案例、影响成效及未来思考分享交流。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方屏围绕“共建▪共研▪共享”做经验分享。方老师回顾工作总结,分享本土化实践,规划5+M+N教师研修课程,并寄语在做中学,在做中研,在研中思,一起向未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教研员王涛从成果申报、实践做法、典型案例、时间思考四个方面展开,作了题为“用勤学砺行书写新时代奋进之笔”的成果交流。介绍了第一师阿拉尔市以“师市——集团——学校”三级教研联动机制,以评促进。围绕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研修主题,聚焦学业标准指向课堂关键性问题,全面扎实推进区域教学改进推广应用工作的经验,体系明确,更具有本土化的创造力,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最后,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张铁道,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李政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梁威教授对基础教育成果推广工作进行了点评;北京教育学会程舟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项目组负责人方华开展互动交流与活动总结。专家强调,各学校要开展超越成果的课堂教学提质的创新探索,建构“一体化、常态化、本土化”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提质新方向。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本次交流研讨会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实践的交流。会议中,教师们专心聆听、认真学习,积极研讨交流自己的收获,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争取通过本次交流研讨会把“融合▪创新▪发展”落到实处,实现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成果推广工作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要求,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形成“学成果、用成果、创成果”的工作局面。忠于主体,回归本体,注重可操作的推广应用,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王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