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9月,市教育工会在师德建设月期间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师德铸师魂”师德征文评选活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从立足岗位践师德、抓根一线育人才、喜看教育新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讲述我市广大教师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教育故事。现展播师德征文特等奖作品以飨读者:
《用奉献凝聚力量,用情怀坚守花田》
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 焦娅琼
“我只想做一名家长信任、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这份执念,蕴含着我对教育最深切、最本真的理解,让我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因我相信,心中有光的老师,才能用自己的光芒去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这如火的光芒中,不光有数学的公式,更有对孩子们梦想的呵护。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班主任,也是一名立志于教育事业的奋进者,15年的教学时光,我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践行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我多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并在市区教学比赛中屡获一等奖,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在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家庭教育名师、市青年岗位能手、区优秀教师、区教科研能手等,这些荣誉与青春相伴、与梦想同行,是激励我砥砺前行的新起点。
精业笃行,潜心钻研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牢固树立“做适合的教育”的教学意识,逐步探索出适合基础薄弱生的“低起点重落实”的有效教学模式,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教材中艰涩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把枯燥无味的定理讲得活灵活现。一个曾经的学生这样说道:“刚上高中的时候,我对数学充满恐惧,因为难题让我一次次绝望。但是听您的课是一种享受,再难的问题在您的讲述之下也能理解,太神奇了。每当我看到您,笑呵呵地走进教室,眉飞色舞地对我们说,你们又进步了,那时我觉得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这股力量让我越学越有劲。”正是因为有了对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有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艺术,我所任教的学科期末成绩、会考合格率稳居同类学校前列,以此为主题的《薄弱学校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成功申报立项2021年张店区教育规划课题。
以生为本,多元育人
一个班主任要管好一个班级,重点是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抓实抓细日常行为规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同时,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带领学生参加“嘉亿社区党史微课堂”,让学生了解百年党史辉煌历程;带领学生参加“312植树节”活动,教育学生珍爱绿色珍爱家园;组织学生春节前夕走访贫困户,送去温暖传递爱心。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学困生,但我坚信“眼中无朽木,精雕可成材”。我将生涯规划、心理辅导融入班主任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关心关注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机会。今年已经大三的聂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每次不想学习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家长的责罚,而是焦老师您那关切的眼神,我们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坚持、坚持,没想到我们真的变了样,真的迈进大学的校门。特别感谢您。”
不仅在思想上细心引导,在学习上耐心帮助,在生活上我也及时给予孩子们关怀体贴。办公室常备针线盒给孩子缝缝衣兜、修修拉锁,常备医药包及时清理意外伤口,有衣服遮风御寒,有雨伞遮挡雨雪。学生总是说,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焦老师总是第一时间来到我们身边;家长说,焦老师一直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让我们安心更放心。爱是沃土,是沟通孩子的桥梁,我坚持用爱让每一棵青春的树苗茁壮生长、节节攀升。
投身公益,家校联动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我积极投身家庭教育的各项公益活动,作为一名淄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志愿者,为学生、为家长、为老师作家庭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参与淄博市家庭教育宣讲团和家庭教育公益沙龙,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参加淄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智慧家长”活动,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参加淄博市家庭教育千场巡讲,为农村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落实市妇联“小手拉大手”暑期托管服务要求,主动深入社区为留守儿童送去系列课程,促进其健康成长;参加“淄博市家庭教育课程”高中学段编写工作。撰写家庭教育课程,把好课程质量关,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作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我通过录制微视频、开设家长沙龙等方式,针对家长关注的习惯培养、亲子沟通等家庭教育问题,定期发布教育孩子的优秀心得;通过QQ、微信、钉钉等方式,随时解答家长的困惑,让数千家长和学生从中受益。担任班主任这些年,我热心耐心为每一位家长答疑解惑,把工作中为家长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记录整理,参与编写《高中生家长手册》,主持省课题《家庭文化资本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参与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家庭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区域探索与实践研究》。2021年,我制作的家庭教育课件《认识自己遇见孩子》获山东省家庭教育优质课件一等奖,生涯规划课例《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被推荐参评山东省生涯规划优质课,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颁发“山东省家庭教育名师”的荣誉称号。
终身学习,守望成长
“一路小跑,走路带风,不知疲倦”,在同事们眼中,我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使不完的力气。即使学校的工作纷繁复杂,但我下班后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教学工作很辛苦,但我很享受,这种享受不仅来源于我无悔的付出,更来源于我不断终身学习的信念。参加工作以来,我阅读了大量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生涯规划、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和课程,从诗歌散文到专业教育书籍,从新闻通讯到前沿科技,源源不断的知识,恰似充足的源头活水,让我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在我看来,不断提升自己也是爱学生、为学生负责的表现。
近年来,学校新进了许多青年教师。作为教学能手,我心中始终坚信,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日常工作中,我常和青年教师一起交流学习、工作、生活的感受,在思想上引导、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开导,助力他们顺利快速成长。一个人出场,背后是一群人在推动,打磨参与的过程本身,又锻炼提升了一批人,形成了良性循环,15年来,我由衷的体会到,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都在点亮学校,学校又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点亮了道路。
向疫而行,尽显担当
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主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我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快速学习各类线上授课本领,搜集大量的线上资源,快速开展线上课堂,高效保证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同时,我注重加强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微信群与家长及时进行交流互动,传递疫情期间家庭教育方法,先后录制《疫情期间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家校合作教育指导》《家长课堂——疫情期间如何安排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等微视频,给疫情防控期间的家长送去了及时雨,提供了有效帮助,有力地保障了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不断档、不掉队。
修枝剪叶付情真,有幸今生育树人;一腔心血浇花艳,三尺书台授业新。身为教师,我甘愿为此,执着凝聚家校共育合力,用情怀坚守缤纷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