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学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优化化学学科基地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日前,淄博实验中学化学学科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了化学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参加淄博实验中学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的“双高协作,联合育人”项目活动;二是学生参观傅山博物馆及新华制药研发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双高协作,联合育人 在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黄昊飞,淄博实验中学学科中心主任周靖雅的带领下,同学们乘坐校车“小青龙”来到化学化工学院。参观前,黄院长详细介绍了化学化工学院的历史及研究内容,并对同学们表达了美好祝福和殷切期盼。随后,学院各部门老师展开讲解,从高压反应釜到热差分析仪,从液体表面张力测试仪到原油精炼的工艺流程,从流体实验到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研究,两个小时的时间,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了化学的奇妙,以及化学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巨大便利。 傅山博物馆:观天地之大,察品类之盛 傅山自然地质博物馆,主体建筑共4层、24个展厅。从一层开始,博物馆分别以“远古精灵”“地球瑰宝”“生命家园”“红色征程”为主题,向同学们展示了馆藏珍宝。 随着讲解员的讲述,同学们感受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相融。从巨大的恐龙化石,到一人环抱粗细的硅化木化石,再到几厘米长的三叶虫化石,沉寂的枯骸浪漫地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而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又理性地解读着沧海桑田变化之理。移步至矿石水晶、珠宝玉石等展厅,标签上标记的一个个化学式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红宝石、蓝宝石,究其本质皆为氧化铝;白水晶、紫晶的主要成分竟与玻璃一致;貌似普通的“荧光”、“磷光”矿物竟可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幽幽的光彩;更不用说“老熟人”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文石、方解石等,都由它参与形成。再走进岩溶标本展厅,逼真的溶洞场景引起同学们的阵阵惊叹。 学校化学学科基地组织人、化学学科组长吕志会老师,在钟乳石标本前为大家开设了一个实地的化学小课堂:“同学们,我们常说的‘水滴石穿’就是水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的结果……”神工鬼斧、光怪陆离,这是同学们参观后一致感想。 新华制药研发中心: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创造未来 新华制药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3 年。经历了79年风云变幻的新华制药,现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药物生产和出口基地。新华制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徐豪杰为同学们作了介绍。 同学们首先进入研发中心实验室,研究员展示了高分子化合物交联的实验。看着烧杯中原先清澈的液体逐渐固化为凝胶状,同学们纷纷好奇地亲手触摸以感受这其中的变化。抽滤装置、旋蒸仪、复杂的反应装置……同学们化身为一个个“好奇宝宝”,环绕在老师身边,抛出一个又一个疑问。整洁的实验室,“高大上”的实验仪器令同学们心醉。“创新决胜未来”,研发中心大厅悬挂的这句话,激励着实验学子们,要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标兵。 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获满满,感想颇多。“我认为,光荣的‘科技大国’称号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做一名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于颢轩同学如是说。(周靖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