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区县采风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区县采风
区县采风

临淄区:教科研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01-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大赛上,临淄区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计11位教师榜上有名,其中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优秀奖……这是临淄区“教科研训一体化”工作众多成果的缩影之一。

“在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更迭的今天,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更要勇立潮头。改革已开启,路线已明晰,临淄区将教学工作重心下沉至第一线,以教科研促进教师成长,以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以‘教科研训一体化’启动临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临淄区教学研究室负责人说。


以前,临淄区教研、科研、培训处于彼此独立、各自为战的状态,众多部门,任务职责分类不一、功能交错,既造成了基层教师因定位混乱带来的被动应付局面,也不利于研训效果的目标达成和教师长远的专业成长。区教学研究室负责人介绍:“从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改革的经验来看,‘教科研训一体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策略。我们强化教学质量中心意识,统筹三个学段,提升义务教育段质量,强化高中教学与备考质量。”

义务段深化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试验魅力展现。

“与同龄人相比,我在专业方面的成长,是特别快的。”对一名新教师而言,刚刚走上讲台的几年或许仅够“入门”,但临淄区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师王荻,在4年的时间里却成为了教学管理“双料专家”。她感慨到:“在新基础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从学生立场思考,下移课堂重心,采用长程两段式结构化教学,系列设计综合活动,和学生一起主动健康发展;在班级管理上,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班级从杂乱无序到无师自主运转,我自己也从一名新手班主任成长为拥有自己独特管理思路、成熟管理方法的专家型班主任。”


作为“新基础教育”试验试点区,临淄区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年会暨第十二次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三所区属学校顺利晋升为全国“新基础教育”试验基地学校。

从“全、实、深”走向“精、特、美”,2021年临淄区建构起以三所核心学校为中心基地校、12所试验合作学校为研究共生体、N所学校为跟进校的“3+12+N”研究新格局及“1+4小生态圈”的研究新常态,以“攀登者”“奋斗者”的姿态,走出了“新基础教育”的临淄之路,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质的“临淄经验”。

教研科研提质增效,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在淄博市第八届优秀教科研成果奖评选中,临淄区获得了2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成绩喜人,杨静霞老师的著作《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签》、黄东老师的课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德育渗透实践与研究》,分别获得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第一名、第二名。临淄区通过定期开展教师素养大赛、优质课评选、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不断给教师专业成长搭台子、压担子、想点子、找路子,促使教师在比赛中打通“知识”与“生活”的价值通道。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区教育科研品质的全面提升。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老师们的专业成长立竿见影,教科研成果大幅提升,这得益于区教学研究室的改革与调整。”小学英语教研员姜叶青这样说。她这个学期要比往年忙碌太多太多,经常自嘲自己不是在听课就是在去听课的路上,几乎跑遍了临淄的所有学校。今年,经过遴选,她同12名优秀教师一起走上了教研员岗位,这批来自教学一线、依然埋头教学一线的“实干家”“改革家”有了更大的舞台。


区教学研究室通过明晰职能、精准定位,以“教科研训”深度融合为愿景,探索新时期区域教师“教科研训”需求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新途径、新模式,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参谋部、教师理论学习的宣传部、学校教科研骨干的培训部、教育教研课题的研究部,更好服务于教学中心、服务于质量提升。



“伴随临淄教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临淄‘教科研训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必将强力助推临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态新局。”临淄区教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成刚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