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文件通知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文件通知
文件通知

关于印发《2021年淄博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便函(2021)54号

2021-06-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各学校、幼儿园:

现将《2021年淄博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淄博市教育局

                                                                                     2021年6月9日

 

 


2021年淄博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促进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44号)精神和省教育厅《2021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目标

依托网络平台,组织专家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我市中小学教师提供不少于24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的有效路径,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下同)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推动我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参训人员

基础教育全学段在职教师,教科研人员以及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等。

(一)普通高中学段参训人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二)初中学段参训人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5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三)小学学段参训人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四)幼儿园参训人员包括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在职教师。

(五)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中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教研、教科研人员、专任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可参照相应学科报名参加研修学习。

三、实施环节

工程实施包括课程学习、专业指导和实践应用3个环节。

(一)课程学习

网络课程资源包括学科课程和专题课程,参训教师可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1.学科课程为必修课程。研修平台随机推送3个市级优课课例到教师个人空间,参训教师需根据要求完成观课和评课任务,每个课例2学时,合计6学时。

2.专题课程为选修课程,含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包括师德师风建设、班级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含教师身心健康)、学生发展与生涯规划指导、STEAM教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与实践、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初中和小学课例研究、高中新课标与新高考、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策略等共计1400学时左右的17个专题课程,参训教师可自主选学18—22学时。其中,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的教育法律法规课程为限选课程(2学时)。

(二)专业指导

由教科研骨干、齐鲁名师(含工程人选)、特级教师、淄博名师、名班主任(含工程人选)等组成市级指导专家团队,采取团队与个体相结合、异步在线与同步混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指导。各区县和参训学校要分级组建指导专家团队,采取有效方式开展专业指导。

1.异步在线指导。利用网络工作坊,以制作课程简报、上传优质资源、组织线上答疑、开展研讨交流、推荐优秀案例等方式实施。全体参训教师可自愿登录学科或专题网络工作坊和专家个人空间参加话题研讨和主题交流等活动。

2.同步混合指导。以线下现场会或同步在线直播的形式,采取现场课堂、协同教研、专家讲座、专题论坛、案例开发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级指导专家团队围绕教育教学热点和难点,探索问题解决的操作性方案,通过简报和网络直播等方式,积极推广创新经验。

(三)实践应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评选等具体实践应用工作,另行下发通知安排。

四、时间安排

信息采集与报名时间:截至6月20日,工作流程见附件。

市、县级培训管理者培训时间:6月下旬。

各级指导专家团队培训时间:7月上旬。

学校选专题时间:7月6日—7月10日。

教师选课程时间:7月11日起。

学科课程学习时间:7月16日至11月15日。

通识性专题课程学习时间:研修平台于7月16日常态化开放,即可开始学习。本年度学分登记时间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

教师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课程学习任务。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常年开放,所有参训人员可继续参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研讨,提倡学校基于网络资源支持组织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淄博市“互联网+教师发展”工程项目办公室设在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负责工程实施的协调管理和组织实施,组建市级指导专家团队、组织线上线下专业指导等。参加研修的区县(局属各学校、幼儿园)要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做好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为工程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息采集和组织报名等工作;要健全专业指导机制,加强指导专家的培训和管理力度,确保专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培训保障

区县、学校学科课程和师德师风建设专题集中研修时间为2天,各学校要制定本校教师学科课程和师德建设专题集中研修时间表,落实教师学习场所和网络条件保障,督促、引导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各区县要将区域内各学校集中研修时间表和区县工程实施方案于6月25日前报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电子邮箱zbjsjybgs@zb.shandong.cn。

(三)突出培训实效

各中小学校校长(园长)是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方案。要结合学校实际与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不超过6个专题的课程资源供学校教师自主选学(其中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为限选专题),各级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学校可根据区域规划和实施进度适时选择能力提升工程2.0专题课程资源(不受6个专题资源的限制)供学校教师自主选学;通过学校网络研修工作坊和学校现场组织开展好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等活动;制定课程学习、专业指导、考核评价、成果物化等活动方案;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推进网络研修常态化、校本化。参训教师要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和研讨交流活动,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抓实培训评估

工程结束,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参训教师,经考核合格,登记相应学分。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交工程总结报告。山东省教育厅将组织第三方机构对研修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附件:信息采集与报名工作流程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