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淄博日报》刊发周村教育新闻

2021-05-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字号:[ ]

510日,《淄博日报》第3版,以用心惠民 用情育人 用力突破——周村区推进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升级为题刊发周村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内容如下:



  

用心惠民 用情育人 用力突破

周村区推进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升级

□本报记者 宓家峰  通讯员 武杰 何晋祥


“民生无小事,民生存在于民众生活的细节中,实实在在,触手可及。”4月29日,周村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安伟就全区推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进行了介绍。

 安伟表示,“政府部门,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周村区教体部门坚持以深学促实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推进全区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通过多措并举,完善机制,保障资金,全区小学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让群众的烦心事迎刃而解。

精准服务,让陪伴衔接起来

为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安排到位、有效落实,周村区各学校在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课后延时服务专员制度,安排中层管理人员担任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专员,分年级挂包,加大监督检查指导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沟通、解决。

据正阳路小学校长李强介绍,学校实行定员定岗、专人巡查制度,加强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制度和应急预案,有效保障学生安全和活动秩序,实现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无缝衔接”。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通过“千名教师大家访”、局长热线、校长信箱、座谈会等形式,聆听家长心声,面向全体学生发放课后服务征求意见表,学校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安排、管理和协调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切实做到精准服务。

“作为农村学校,乘坐校车问题是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中的最大阻力,我们破除万难,让农村娃也享受课后延时服务这一惠民工程。”王村镇中心学校校长岳道刚介绍,为了让所有小学生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广开思路,多措并举,积极与家长和校车司机共同商议课后延时服务相关事宜,整体顺延校车发车时间,保证了课后延时服务在农村学校顺利实行。同时,实行教师走班制的“班级化”课后延时服务,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课后延时服务的成果。

此外,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学校考核,对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施行专项督导。同时,局长认领为区级改革事项,带头亲自抓、靠上抓,各责任督学实行挂包制,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导,确保了此项工作落实、落地。

多方参与,把队伍壮大起来

区诗词学会、区书法家协会、区美术家协会、区机器人运动协会、区乒乓球协会、区跆拳道协会、区围棋协会、区武术协会、区羽毛球协会、区轮滑运动协会……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满足了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月23日,周村区举行了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志愿团队成立启动仪式。区教育和体育局与协会组织和五老志愿者团队达成共识,组建了周村区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志愿者团队。仪式上,安伟为来自全区的14家协会志愿者代表及五老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志愿者聘书。

在周村区中和街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与新聘任的志愿服务者代表签订了“课后延时服务志愿者承诺书”“中和街小学师德师风文明承诺书”。周村区轮滑运动协会的陈智成老师作为志愿服务者代表进行了发言,承诺将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树立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下一步,区教育和体育局还将继续深挖社会专业资源,引进更多志愿者队伍。

除了引进志愿者队伍,周村区深挖教师队伍和家长队伍,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特别是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发挥家长的特长和爱好。

“三个队伍”建设同步推进,为全区1.6万小学生享受课后延时服务提供了保障。

多措并举,让课程丰富起来

课后延时服务不仅帮助家长解决了不能按时接孩子的难题,也是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关键是课程。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鼓励教师树立“我就是课程”的意识。目前周村区各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涉及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以凤鸣小学为例,学校自主开发了教学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四大类别的社团活动,教学类有快乐阅读、课本剧场等7个社团,科技类有创意编程、scratch编程社团等9个社团,艺术类有合唱、舞蹈等9个社团,体育类有气排球、羽毛球8个社团,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促进了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

“学校开设了‘小蓓蕾’习作组、传统国学我来讲、‘小蓝和小黄’绘本课、英语会话组、小小数学家、轮滑兴趣组、‘咚咚响’合唱组、武术操等课后服务课程。”东门路小学校长石卫东这样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召开课后延时服务现场观摩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到学校现场观摩、指导、建言,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打造课后延时服务‘周村品牌’,让这一民心工程惠及每一个家庭,温暖每一个孩子。”安伟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