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淄博日报》以“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为题,刊发我市教育新闻,文字及图片如下: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张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抓住青少年阶段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进行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阶段是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德育元素,创新德育实践活动形式,取得家长密切配合,从小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第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品德课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任务,应该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树立“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思想理念,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融合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思想品德好、学生成绩好、身体素质好的优秀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科中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任课教师要增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想意识,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落实德育任务。
第二,在主题班会中开展德育教育。班级,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磨练和承担中,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每周班会课,除了进行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尊敬师长、感恩父母、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劳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要注意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可以是讲故事、看视频、情境展示,也可以邀请社会人士到校现身说教。班主任召开德育班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做到说教与具体要求结合好。如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教育,既要讲一些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阅读孝道的名言名篇,还要给学生布置感恩父母作业,通过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唱一首歌等,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三,在特色活动中践行德育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教育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特色活动,营造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开展感恩教育特色活动,在教师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师长对自己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孝心、爱心和善心。开展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认真组织纪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童心向党红歌传唱、纪念抗战胜利周年庆祝、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第四,在家庭教育中落实德育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好,才会使德育工作更加完善,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要通过教育开放月、家庭教育报告会、家长座谈会、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家长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在言谈举止、做人做事方面,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家庭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文化环境,开展亲子共读一本好书活动,从《论语》《大学》《孟子》《三字经》《弟子规》及名人家训中,吸取精神养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建议家庭开启研学之旅,利用周末和假期科学安排研学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研学中增长阅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修养品德,勤奋向上,学会做人,健康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要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主题班会、特色活动和家庭教育之中,形成“大德育”格局,从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单位:淄川区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