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文件通知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文件通知
文件通知

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

淄教基字(2019)22号

2019-07-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高新区地方事业局、财政局,经开区地方事业局、财政局,文昌湖区地方事业局、财政局: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提出的工作要求,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字〔2019〕2号)精神,结合淄博实际,对做好我市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抓好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回应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场地条件和管理服务优势,统筹家长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协商共治,2019年9月开学后第一周起,全市所有城区小学和有需求的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开展,有需求的小学生全面保障,帮助家长解决下午放学后接管学生困难,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协同推进。按照义务教育属地管理体制,课后服务由区县政府组织推动,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推进。

(二)学校组织,自愿参加。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学校落实课后服务工作主体责任,主动认真开展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三)满足基本,安全第一。课后服务应首先满足对学生进行集中看管照顾等基本需求。在提供基本需求服务基础上,要积极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更好促进学生成长。要把课后服务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

三、具体安排

(一)服务时间:上学日下午放学后进行。具体服务时间段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根据地域实际、家长需求和季节变化弹性确定,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17:30。

(二)服务对象:本校在读且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小学生,其中对有校车接送的学生需学校、校车运营方、家长协商一致同意;有条件的初中学校也可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三)服务内容:学校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并对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管理。可以组织学生做家庭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组织读书交流、传统游戏、劳动实践活动,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科普、创客等社团活动。学校在安排课后服务内容时,一二年级应以活动为主,三至五年级可优先安排学生做家庭作业。同时,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应安排学生到室外活动一段时间。除个体辅导外,严禁借课后服务名义组织补课或教学。

(四)服务形式:采取“学校组织、班级汇总、统筹分组”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学生需求,采取跨年级、班级分类编组的方式进行。重新编组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服务的内容、场地等因素,合理确定小组人数。学校应与家长、学生签订告知书,告知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内容和接送学生时间,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签字,明确各方责任。各学校可探索“学校+家委会”、“学校+志愿者”、“学校+第三方”等方式提供服务。购买第三方人员和有办学资质机构服务的,应成立由家长委员会、教师代表组成的准入评审小组,民主决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人员或机构,学校无偿提供场地及相应资源,降低服务成本。鼓励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场所、设施等资源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积极发挥家长作用,鼓励家长自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要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主动履职。教育部门负责课后服务推进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课后服务收费的指导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课后服务财政资金的筹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核定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绩效工资总量。各区县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明确目标时限、落实工作责任。

(二)保障经费投入。各区县应以财政补贴为主、服务性收费和社会赞助等方式为辅筹措经费。财政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含九年一贯制)每生每年80元,自2019年起正式执行。确有困难的区县,必须在2020年以前落实到位。财政经费补助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统筹分配。财政补贴不足部分可在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的前提下,由县级发改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听取社会和家长的意见,制定收费标准,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并随经济社会发展及时调整。贫困家庭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全部免费。课后服务收费坚持收支两条线,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社会志愿者补助、第三方服务购买等课后服务合理性、必要性支出,不得挪作他用,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三)强化教师激励。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教职工课后服务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计算总量。对参与课后服务给予收入奖补。建立健全评先评优奖励机制,将参与课后服务工作量、教研创新等情况纳入教职工工作评价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四)狠抓监督考核。各区县要做好监督管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内容、质量规范和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防范风险隐患。引进第三方服务的,要加强对引进环节、服务质量及内容的监管,严禁夹带商业活动。要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强化督导考核。要引导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相互学习借鉴,适时组织展示交流活动。对课后服务开展好的学校和在课后服务中表现优异的个人,要适时给予表扬。将各区县开展课后服务情况纳入对本级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度评价。各区县、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将课后服务工作办好办实,对于借机进行集体教学、补课或乱收费的,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淄博市教育局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淄博市财政局   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7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