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现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家访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淄博市教育局
2019年6月19日
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家访工作的指导意见
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为强化家校沟通,密切家校联系,更好发挥家校育人合力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现就加强全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规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通过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访工作机制,优化家校沟通渠道,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到2020年,全面构建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教师全员参与、覆盖所有家庭、关注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育人为本原则。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准则,围绕服务学生发展做好家访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在家访中,坚持尊重家长、学生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反馈学生情况时,要坚持正面鼓励、促进发展,善于发现并全面反馈学生的闪光点;沟通需要家长配合做好的工作时,态度和语气要平和、亲近;杜绝“告状式”家访、“惩罚式”家访。
(二)科学有效原则。家访中传播教育理念要科学,解读政策、了解情况、反馈问题要准确;和家长共同拟定育人方案、策略,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能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科学合理配置家访工作中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好集中家访和日常家访、全面家访和重点家访,积极探索开展以家访为课题的研究式家访。要以解决问题、见到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的完备家访流程。
(三)灵活多样原则。家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要面向全体学生,走到每一个家庭,但也要充分尊重家长意愿,在家访的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和家长协商一致。在坚持传统家访的基础上,对不愿意或不方便到家家访的、不愿意或不方便单独家访的,可按照传统家访与网络家访相结合、个体家访和分组家访相结合的思路,灵活多样地开展家访活动。
(四)廉洁自律原则。坚持阳光家访、廉洁家访,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廉洁清正;严禁借家访之名接受家长礼品和宴请,严禁泄露学生及其家庭隐私,在家访中树立良好形象。
三、主要内容
(一)交流学生情况。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监护人情况、家庭环境、期望水平、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等影响学校教育的家庭因素;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情况。
(二)探讨育人策略。通过家访,在了解不同学生发展需要、不同家庭教育需求基础上,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要共同制定具体有效的个性化共育方案,共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尊重家长教育理念同时,对家庭教育理念确有偏差的家长,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和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三)介绍办学情况。通过家访,主动向家长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绩;引导家长积极关注各级教育网站,了解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增强对学校办学的认同感、信任度。
(四)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家访,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并以适当形式,及时分别向学校、班级反馈,以更好改进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全员参与。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班主任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带头家访,中层干部探索形成家访典型案例;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动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
(二)突出重点。各区县分别从各学段教育满意度调查位次居后的学校中选取部分学校,作为重点指导对象,加强行政督促和业务指导。各学校从各级部满意度调查位次居后的班级中选取部分班级,由校领导和学校中层骨干分别挂包。
(三)注重统筹。原则上每学年对每个学生家庭家访1次;对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供养家庭、残疾学生家庭等,每学期至少家访1次。各学校要对教师家访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好不同教师的家访对象,避免出现不同教师交叉家访、重复家访情况。对贫困家庭教育家访可与入户调查合并进行。
(四)充分准备。坚持“无准备、不家访”的原则,家访前,家访人员要充分听取学校、级部、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意见,形成要向家长反馈的情况提纲和要向家长了解的问题清单,做到有的放矢;要在家访前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与家长进行初步沟通,明确家访的要求、内容和家长的需求,做到协商一致;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一方面消除学生思想疑虑,另一方面了解需要老师通过家访帮助解决的问题。
(五)分析留档。各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制度,家访活动结束后,家访人员应对家访中了解到的情况进一步分析总结,并形成档案记录,留存备查。对需要向学校或其他教师反馈的情况,要及时反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区县、学校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作为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列入工作日程,明确工作责任,制定详实方案,确保落地落实。各学校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好家访活动。要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德育一体化建设要求,制定系统的学校家访工作规程,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
(二)提供保障。各学校要重视为家访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支持,特别是要注重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知识理念、家校交流沟通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礼节礼仪等方面教育培训。各学校要为家访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强化考核。各学校要将教师家访情况纳入对教师的工作评价。各区县要将学校家访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价,同时作为文明校园测评“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的一项具体要求。市教育局将家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育满意度评价,纳入对区县和学校的相关考核评价。
本指导意见从2019年秋季入学开始实施。各区县推进落实情况,请于9月底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联系人:高立平
邮箱:gaoliping@zb.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