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2012年,我市启动了每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读书节,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改变人生”为基本理念,以“让淄博的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让淄博的每一个孩子学会阅读,让淄博的每一个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让淄博的每一个孩子终身阅读”为目标,按照“校校有方案、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总体要求,坚持边阅读、边思考、边创作,全市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本届读书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推进全科阅读,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立足于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促进全面发展,不断创新丰富读书形式和内容,坚持必读书目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相结合、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阅读与创作相结合,促进读书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全科阅读,促进读书活动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发挥主题阅读活动的育人功能,中小学读书节活动品牌日益完善,人人爱读、乐享悦读的良好读书氛围日渐浓厚。为全面展示全市中小学读书节活动成果,即日起,将在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分类展出部分读书节活动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浩荡英雄魄 忠义万世铭
——读《水浒传》中的英雄有感
沂源一中高二年级29班李俊蓉
指导教师:姬红霞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他人都沉默时,他爆发出来。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大家都不敢出头时,他站出来。
——《鲍鹏山新说水浒》
读罢《水浒传》,一位位个性鲜明、驰骋江湖的英雄形象鲜活地呈现了出来,鲁莽直率又不乏细腻的花和尚鲁智深,冷静谨慎的“倒霉蛋”青面兽杨志, 勇武机智胆识过人的行者武松……这些英雄人物令人嗟叹不已,同时又看到他们几乎惨淡收场,轰轰烈烈的一场起义夭折了,不禁令人扼腕。这些英雄直到今天,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我们再次与英雄们会面吧!
一、英雄合为世而生,“我是英雄我怕谁!”
北宋朝,一个昏君——宋徽宗,不理朝政,任人唯“玩”,搞艺术,逛青楼;四个奸贼——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祸乱专权,嫉贤妒能,破落国家,任人唯亲。
就在这样一个封建体制之中,普通劳动人民是没有话语权的,他们的姓名, 他们的前程, 他们的地位, 甚至他们的妻儿,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权利的魔掌之下。“不许你反抗, 乖乖就范吧!不然要你死!”我听到了这个时代响彻寰宇的可怕的带着奸笑的恐吓声。不,不是恐吓,是现实。
就在这个可怕的体制之下,英雄诞生了,准确的说,是英雄被激怒了。
鲁智深三拳打死欺男霸女的镇关西, 踏上逃亡之路;林冲风雪山神庙之后, 终被激怒,杀死陆虞侯等三人,雪夜上梁山;武松景阳冈打虎之后,在阳谷县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最后夜走蜈蚣岭,在反抗的斗争中一步步离体制越来越远;宋江怒杀阎婆惜侯,朱仝被义释,之后浔阳楼吟反诗,不得不走上“造反”这条路;还有像青面兽杨志这种在体制中的“倒霉蛋”,押运花石纲,生辰纲上两次碰壁,最终也意识到了这个体制已不能收容他了,于是他与鲁智深相逢了,二人在二龙山落草……
当一切身外之物都不在乎了,像鲁智深,当一切身外之物都抛弃了,像林冲、杨志、当一切都在逼我了(最重要的),我还顾虑什么,“我是英雄,我怕谁!”
我是谁?我不是一般人,我是英雄啊!英雄要干什么?英雄不能干平凡的事,英雄不能过晨起衣沾露,荷锄带月归的小生活,英雄要驰骋浩荡,英雄要忠义乾坤,英雄要干“大逆不道”的事,英雄要推翻旧体制,建立新体制!
“英雄们啊!上吧!”
二、英雄聚义梁山泊,“杀去东京夺鸟位!”
从“逼上梁山”的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梁山泊易主,托塔天王晁盖带领刘唐、吴用、三阮占据梁山泊,晁天王做得梁山泊第一把椅。
我觉得智取生辰纲事吴用计策用的最妙,也是书中最精彩的地方之一。它不同于之后书中的一些计策的实施,总是先交待好计策,再实施,智取生辰纲和则是先实施,成功之后再介绍,令人再细细想去,只觉计策真是绝妙。
以晁盖为主的梁山泊不像王伦时期那样封闭,开始招揽义士,陆续招纳了小李广花荣、秦明等九位好汉。之后,梁山英雄江州劫法场救得宋江、戴宗。于是梁山泊又有李逵等好汉加入。
以江州劫法场为标志,梁山泊英雄开始联合作战,而且十分骁勇,渐渐响起“杀去东京夺鸟位”这样大快人心的呼喊声。说这种话的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
说起李逵,他实在让人喜来让人忧,让人爱来让人憎。他一面是挥舞一副尖利的板斧,无比英勇,而且听说宋江抢了人家的女儿,就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施耐庵还忍不住赋诗:“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他还是一位大孝子……这些都表明他性格中可爱的一面;另一面,他做事缺乏思考,头脑简单,在江州劫法场时他误杀了许多平民百姓,与宋江闹了别扭私下梁山时杀死投奔梁山的韩伯龙,这些是他性格中令人扼腕的一面。
不过李逵的话实在代表着渐渐起势的梁山泊。后来他们三打祝家庄,高唐州救柴进,聚义打青州,攻陷大名府,占取曾头市。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二赢童贯三败高俅,大有摧枯拉朽之势。
在梁山泊这个大家之中,他们按秤分金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过着迥异与体制中的生活。这里没有 压迫,只有地位等级不明显的哥哥弟弟。这里是理想的过渡,是英雄的家园。
三、机智大丈夫燕青 ,“酒色禽兽不丈夫”
也许浪子燕青并不是作者要着力刻画的英雄形象之一,但他的为人处世是我所敬仰的类型。
燕青本是卢俊义心腹之人,自称是小乙,比卢俊义却精明。燕小乙吹拉弹唱,拆百道字,顶针续麻,无一不通,还会各地乡谈市语,射箭百发百中,堪称“素质教育的楷模”。
燕青是那种很清醒,可以鸟瞰社会的难得的人物,比如卢俊义就不能。他可以认识到“梁山泊歹人”,要赚卢俊义入伙,若劝卢俊义不听;征方腊结束后,燕劝卢俊义功成身退,卢俊义不听,燕青便拜卢俊义八拜,当夜收拾一堆金银珠宝自去了,走时说将还会在卢俊义身边。燕青心细如发,当地决定要去更擎天柱比摔跤时,李逵要伴他同去,燕青一怕他惹事,二怕劝他不成倒坏了兄弟义气,于是他同李逵约法三章。燕青去托李师师见道君皇帝(宋徽宗)时,面对水性杨花的李师师,他机智地拜李师师为姊妹,从而保障招安一事的成功,燕青说“大丈夫处世,若为酒色而忘其本,此与禽兽何异?”
像鲁智深,像武松这一类英雄,固然令人钦佩,但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他们这一类人似乎只能在他们英雄圈子中结交朋友,与普通平民总会有一定距离。但燕青不同,他自称小乙,表明一是自己谦虚,二是自己不愿上攀。燕青这种人给人一种可以于任何人做朋友的亲切感,同时有超凡的思想觉悟,又有细致而冷静的思考,更兼有一身好本事,偶尔喜好表现一下,比如智扑擎天柱,秋林渡射雁。
总之,燕青是可以当做榜样学习的。
《水浒传》对燕青的归宿交待模糊,只说他走了。走了,飘然而去,像一个四海为家的道人。也许,会在某一个水汽氤氲的清明时节清晨,会有一个人来到卢俊义坟前,拔去上面的杂草,培上半抔黄土,拜上八拜,然后拿起放在地上的短棒和包袱,寂然离去,来到村旁的小店喝上半碗清茶,静静看着店前飘扬的小旗,然后与店家和蔼交谈,“打听”梁山泊起义英雄故事!
四、浩荡英雄魄已去,一世英勇万世雄
宋江劝李逵喝下了御赐毒酒,为的是不能坏了梁山泊“忠义”的名声。
宋江死于廖儿洼,李逵与宋江葬于一起。吴用与花荣在托梦后来到廖儿洼,回想起当年驰骋疆场,也曾闯荡出一番风风火火的事业,没有想到今日竟如那秋叶一般,被那残风尽扫,道不尽的荒凉,道不尽的萧索,没想到英雄忠义竟已去,空留坟茔不胜悲,当年豪情却成昨日寒骨冷尸,竟自诉说着这生的荣誉与死的屈辱。英雄又去兮。
虽然梁山起义失败,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位英雄形象。
我敬佩每一位英雄,敬佩他们的浩荡的英雄事迹。最后,我想引用中国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在《百家讲坛》中讲评《水浒传》人物时说的话,来表达我的感受:
“有梁山英雄的年代,一定不是一个好时代,孳生英雄侠客的世道,也一定不是一个好世道。因此,有一个英雄,必有一群懦夫。
但愿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无需英雄侠客。
我们自己是自己的英雄。
我们自己建立一种制度,用制度保护我们自己。”
只愿英雄活在我们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