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淄博日报》刊发张店区教育新闻

2018-06-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2018年6月13日,《淄博日报》以“创造灵动空间 护航多元成长——张店区祥瑞园小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巡礼 ”为题,刊发张店区祥瑞园小学新闻。图片及文字内容如下:





创造灵动空间 护航多元成长

——张店区祥瑞园小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巡礼

□本报记者 李光桢 通讯员 张刚

先桃后杏,葳蕤生机,寄予期许。近日,记者来到张店区祥瑞园小学采访,一进其大门,映入眼帘枝叶繁茂的桃树和杏树及所透溢出的人文情怀,让记者不由地生发一种亲切的归属感与激昂向上的情怀——植根杏坛,志育桃李。一路行进,“楼有语、墙有铭、树有诗、石有训”,浓郁的人文气息迅即将记者浸润,而毛泽东塑像、雷锋塑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等匠心独运的布设,更是将该校“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文化理念诠释呈现……记者深知,眼前的一切,虽然只是该校文明校园创建的外化一角,但却是其“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灵动空间”的办学理念的魅力彰显。因此,唯有循着文明的气息渐次深入,才可更好地解读这所被授予“首届省级文明校园”的学校文明创建的旨要与精髓。

文化祥瑞:理念引领 奠基优良

优美校园,畅怀怡心;丰厚文化,润物无声;品牌德育,厚植情怀;灵动课程,彰显个性;师资队伍,无限包容……徜徉于祥瑞园小学,耳闻目睹的一切,均基于让每个孩子收获成长的愿景,均得益于“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灵动空间”的办学理念的引领。

2010年6月1日,该校正式建成使用,李灵芝成为第一任校长直至今日。她到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发展策略的规划:承古袭今,立足时代,结合小学学段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未来时代对孩子的要求,先行先试地提出了“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灵动空间”的办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校风、校训、学风等,形成了办学理念体系。从而,为全面办学和优质校园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该校,考勤制度规定教师早上7:40到校,但现实中却从未考过勤,教师也无一人迟到;60亩的校园不设垃圾箱,却天天清新整洁……“规矩文化是学校的隐形文化,也是学校的舆论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灵芝介绍说,从而也为记者揭开了该校校园文化灵动建设的魅力一角:环境文化。在硬件建设上和布设上,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立足现代化、科学化,对教学设施进行配备;每位教师根据对办学理念的解读,自主对教室文化、学科功能用房进行适合孩子的灵动空间的打造,充分展现环境育人功能。课程文化。根据办学学段学生特点和教师专长,设计了灵动课程体系,落实办学理念,建构办学内涵。制度文化。设计出台系列考勤、考核、评优树先制度和机制,做到有章可循,管理彰显公平公正……

德育祥瑞:有形而入 特色建队

自2010年建校起至今,新生入学第一周都要进行“起始教育”学习,通过学习《在校一日常规》、“文明小榜样”评选等活动,使孩子们一入学就感受到文明的力量,留下努力做文明小学生的第一印象;每两年举行一次学校形象代言人评选活动,引领学生在“祥祥、瑞瑞”的评选中理解学校培养目标、找准自我发展方向;作为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在全国颇具影响的鼓号队课程,队员们到四年级便会“二次入队”——全员加入鼓号队,致力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每天早上7:40,演讲、个人展示、课本剧表演等,悉数在学校连廊下的红领巾展示台有序登场,队员们自主报名,队干部自主管理,上学的队员自愿观看。队员们在展示与观看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超越……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活动德育、灵动德育是祥瑞园小学德育建设的特点和特色。自2010年建校起,便提出“走进祥瑞学堂,学会谦和礼让”的德育目标。“小学教育涵盖着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优良品质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和最重要阶段,故而德育建设在常规管理中有形而入,将养成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所有环节,是全面落实文明校园创建的有力抓手。”李灵芝介绍说。

找准核心,特色建队。少先队是孩子入学后加入的第一个组织,为使每个队员立志向、有梦想,该校不断扩大、利用少先队阵地,加强队员的引导、教育: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倡导教师人人参与,逐渐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局面;创新活动形式,使其成为队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超越的舞台;创新志愿辅导员工作模式,使校外辅导员成为队员开拓视野的中流砥柱;夯实少先队活动课程对队员成长的引领作用,将其打造成“主题化,多样化”的促进少先队员发展的核心课程;打造少先队特色课程,使其成为队员发展的核心点。除鼓号队课程外,还开发了党史国史教育课程,努力把党史国史教育渗透到小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角落。

多彩活动,共筑成长。每年召开少代会,进行“我是祥瑞小主人”优秀提案表彰;每周升旗仪式举行“经典诵读主题展示”,提高学生精神文化素养;创新开展“文明童谣读写绘”、“传统游戏大盘点”等十项专题教育活动;坚持将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爱校教育等进行深度融合;将每周一次的少先队活动课,打造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文明教育主阵地;家长作为“特色教师”定期走进课堂,以群体的智慧,让孩子不断拓宽视野,领略职业生活的多姿多彩……

课程祥瑞:灵动体系 开放教学

2017年,在第15届中小学NOC活动全国决赛校本课程探究评优赛中,祥瑞园小学的参赛作品《创客教育先行先试》获创客、信息、科学类一等奖。记者了解到,该校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多元个性的发展,组建了40余个校级社团,涵盖了一至五年级的所有学生。作为第三类校本课程的创客空间,是其中的代表。“关于小学学段对创客内容的理解,我们有着丰富的解读,每个学期或时间段均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且,我们让孩子参与创客空间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会,而是重在理解,诸如3D打印心脏支架、居于世界前沿的生物科技等,借以培养孩子们宽广的视野。诚如有人所言‘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程’,我觉得很有道理非常必要。”李灵芝介绍说。

课程是学校办学内涵和灵魂的发端,彰显的是办学的广度和厚度。为此,该校科学创设了灵动课程体系,分为必修、选修两种。必修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主要针对校本课程的灵动化进行开发。目前,该校从语言文学学习领域、数学学习领域、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社会科学学习领域等八大领域,进行课程群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设计业已完成;经过扎实的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出了适合自身的各学科校本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灵动个性,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师生的主体发展。

如果说课程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课堂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为构建高效而有活力的课堂,李灵芝深研教育教学,鼓励先行先试,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核心教学理念,致力培养孩子开放的学习视野,打开其学习开放度。同时,在所有学科倡导树立大课程教学观,致力实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几年来,开放式教学的研究实践,为该校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形成了人人是研究之人,组组是科研团队,班班是实践基地的良好氛围。这种自下而上的推进,使“开放式教学”核心教学理念落地生根,课堂研究高效前行。

师资祥瑞:立规守底 无限包容

一位足球老师,提出要组建学校足球队,学校给予的答复是:放开手脚去组建,一切设施有保障。于是乎,除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即使是周六、周日,抑或是节假日,校园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一位挥汗奔跑的老师和一群纵横驰骋的孩子。就这样,学校足球队在2016年一举斩获全国“中青超”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一位体育教师想转学科教语文,学校给予充分信任及无条件支持,鼓励他迎接挑战,成就自我。于是他负重致远,逐梦而行,如今,业已成为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

自建校以来,祥瑞园小学迎来送往的交流考察团体中,有相当一批是来自省内外的新建小学。他们来此走一走、看一看,甚至停留下来待一待,反馈的声音却是同频共振的:学校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都有着很高的底线。这,源于该校给教师们立好的规矩——只要在规矩之内,一切为了学生好,为了学校好,那么,任何教师的想法都会得到全力支持和无限包容。“底限守好了,教师的教学和日常生活反而更加民主和宽松,从而工作更开心,更有归属感。而作为校长的我,则更加踏实而感动。”在李灵芝看来,教师队伍的打造,不仅是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应给每个人一个充裕的可实现自我价值和教育理想的灵动空间。

为此,该校创造性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师德建设亮点突出,打造清风正气的教育氛围和教师队伍;教育生活人文关怀,让教职工感受到祥瑞大家庭的温暖;师能提升分层培养,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广泛的学习进修、提升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典型卓越引领奋进,现拥有区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92人,包括省级教学能手2人、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教学能手31人、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9人。

“做教育要有一颗厚实的心。在小学做教育,真的要桃李不言,真的要但问耕耘。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调整和发掘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元素和空间,护航多元成长,成就教育精彩,让文明之树生根发芽,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瞻望未来,李灵芝和学校的教师们以接续奋斗的精神,惟志惟勤,行稳致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