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对标先进、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自3月12日起,市教育局联合淄博晚报社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区县教育局长、市属学校校长谈2018年工作打算”宣传专栏,在市教育局网站、微信公众号、淄博晚报陆续刊发署名文章,畅谈新年新打算、新举措。相信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淄川教育
淄川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牛少健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年。淄川区教体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主线,按照“认真、专业、担当、作为”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内涵管理水平,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淄川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进入新时代,淄川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满足全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这也是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2018年,淄川区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为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区级重点民生项目工程,计划投资1.23亿元,新建城区西南部学校、城区东北部小学,改扩建北关小学朱家分校,新增教学班104个,进一步扩大城区教育资源,为压缩城区学校规模奠定基础;同时,投资近6000万元,迁建区特教中心,新建区实验小学游泳馆,改造淄川中学基础设施,在所有镇新建拼装式游泳池,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实施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97亿元,对淄川二中、昆仑中学、杨寨中学等36处中小学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硬件档次,扩充功能用房,进一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实施仪器设备更新工程,计划投资2478万元,对84所中小学的仪器设备进行充实更新,确保学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实施学校厕所提升改造工程,针对学校薄弱环节,投资930万元,对73所学校厕所进行提升改造,着力解决蹲位不足、卫生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实施学校塑胶场地全覆盖工程,累计投资2988万元,对淄河中学、黑旺中学、杨寨中心小学等15处中小学运动场地进行塑胶改造,实现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全覆盖。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教师是教育之本,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人才保障。2018年,淄川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各级党委、政府要求,狠抓师德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激活力、挖潜力、增动力,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教师队伍。
始终抓牢师德师风建设不放松,坚持师德典型引领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相结合,通过发掘身边典型、讲好师德故事、评选“最美教师”等各种活动,展示教师个人风采、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扎实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化教育人事管理改革,结合淄川实际,考虑城乡差别,进一步完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校长职级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绩效工资等各项制度,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在培养培训上“做文章”,引导校干、教师“练内功”,加快个性化、专业化发展步伐。以提升校长领导力为目标,依托区域教育创新联盟平台,分期分批组织校长到北师大教育创新研究院培训,承办好全国教育创新区域联盟2018年年会,借力名校教育资源,着力提升校长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以深化学科教研团队建设为着力点,强化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以志愿者的形式,自发组织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完善跨校、跨区域的“学科教研共同体”,实现智力资源共享,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以深入实施“双名”引领工程为抓手,组建区域内本土专家名师团队,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加盟淄川教育,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举办报告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专家名师的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整体教育水平。
强化质量核心意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党委政府和家长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2018年,淄川区将继续秉承“绿色教育”发展理念,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完善质量管理机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着力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德育工作全覆盖、多途径、常态化。健全完善“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机制,以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初中兴趣指数评价、高中学习能力评价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评价杠杆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扎实开展特色项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完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班级联赛机制,办好班级合唱节、小星星艺术节,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着力打造艺体特色校园,让学生“各有所长、各展其才”。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监测体系和中小学质量动态分类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责任事故追究制度和教育科研推进机制,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责任,以责任追究倒逼质量提升。同时,将探索建立教育质量奖励机制,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支持,设立教育质量奖励基金,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进一步营造“讲质量、要质量”的良好氛围。
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提高群众“获得感”
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也是办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最终目的。2018年,淄川区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将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多方面同步发力,让各学段孩子都能上好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
探索成立学前教育集团,积极推进落实小区配套园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举办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以淄博理工学校创建省示范性中职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着力办好陶艺分校,培养陶瓷技能人才,传承好淄博陶瓷文化。迁建区特教中心,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积极筹建淄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吸纳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入驻,促进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同时,扎实抓好校车公司化运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食品卫生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防控,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于军调研淄川职业教育发展工作

淄川区教体局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教师代表在“树师德正师风拒绝有偿补课”横幅上签字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