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是2010年6月1日投入使用的一所新建学校,占地60亩,拥有教学班66个,学生3431人,拥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条件。建校伊始,学校遵循“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灵动空间”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生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酷爱读书、个性优良、视野广博、自信谦和学生。 “唯书籍不朽”是我们全体师生坚定的读书信念!打造完善生态的阅览大厅、学生阅览室、双语阅览室、教师阅览室、静美读书小屋、温馨读书角、幽幽书吧长廊,利用百万图书,保障学生最大读书需求。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创设优雅的读书环境,构建起书香四溢的校园文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信息技术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我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我们的读书方式也与时俱进,从纸质阅读慢慢渗透数字化阅读。数字化阅读的海量信息和便捷检索弥补了纸质阅读的一种不足。 数字阅读给孩子们带来了海量内容,以及图文结合、音乐结合的阅读方式。这种独特的阅读快感,是吸引读者从传统阅读转向数字阅读的主要原因。例如,同样是读唐诗三百首,数字阅读可以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动链接、触觉感受等方面让孩子得到系统、全面、立体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碎片化、个性化和移动性正是数字阅读的独特价值,也是未来阅读发展的趋势。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 传统文字阅读,小学生往往感到厌烦,运用网络多媒体动画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和文字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小学生阅读文章像看动画片一样,阅读兴趣非常浓厚,这种阅读方式特别是对哪些不爱看书的孩子非常有效。同时,网上教师大量精心准备的阅读内容,超链接的阅读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二)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体验性阅读板块样式 我们体会到阅读应是学生感受语言的过程,而感受语言是达到领悟语言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拥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阅读经历,才会形成对语言敏感性、联想性、想象性的认识,才会积累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 (三)构建阅读学习专题网站,建立校本阅读资源交流与共享平台 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制作阅读学习专题网站,针对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实行网上阅读、网上交流。对低年级,我们选择设计了极富童趣的连环画、小故事等提高低年级网络阅读兴趣和能力;对高段孩子,我们通过专题的形式进行阅读指导。在制作专题网站时,建立相对应的校本阅读资料库,在资源库中将收集到的资料发布在校本资源交流平台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支持学生及其家长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套课外阅读机制 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收集诗歌美文,进行网上自由阅读,专题阅读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在网络上图文共赏,多向思维。在网络阅读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重组,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下自己学习后心得体会,及时向学校组建的校本阅读资源交流平台进行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