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淄博日报》刊发博山区教育新闻

2017-04-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博山区教体局 字号:[ ]

2017年4月20日,《淄博日报》7版,以“以精品课程立校——博山区第一职业中专创建省级规范校纪实(上)”为题,刊发博山区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如下:



 

以精品课程立校

——博山区第一职业中专创建省级规范校纪实(上)

本报记者 刘义文  通讯员 韩华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博山第一职业中专以创建省级规范校为契机,立足精品课程建设,经过短短2年时间全体教师智慧凝聚的开发、研讨和技术攻关,该校11门校级精品课全部参与市级精品课申报,其中8门课通过了专家审核,并予以立项。

课程建设走精品建设之路,提升了学校发展层次,成为推动学校品牌化建设的关键之举。校长董子悦说,职业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难度大、要求高,课程研发对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以精品课程立校,不仅仅着眼于课程精品,更对学校高品质发展制定出了明确的目标,并向着建设精品学校、实现品牌化发展、为学生实现更美好的人生不断努力奋进。

从无到有 建设精品

紧贴市场设置专业,是博山第一职业中专多年来办学过程的经验总结。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开发社会需求量大、科技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目前已有学前教育、机电工程、汽车工程、旅游商贸四个品牌专业部,包含学前教育、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等7个专业。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涵要求。自2014年开始,博山第一职业中专启动了省级规范校创建工程,踏上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精品课程怎么建?如何建?对博山第一职业中专来讲是全新挑战。2014年,淄博市启动中职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时,第一批全市立项20门课,而他们的参评课程全部落选。但他们没有气馁,对照全市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在教务处的统筹安排下,学校各专业带头人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认真分析,找到了与其他兄弟学校之间的课程质量、创新点、规划内容等方面的差距。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掀起了建设市级精品课程的热潮,他们请专家来校讲课、他们派老师外出学习、他们请中高职帮扶学校教授来具体指导、他们各专业相互借鉴优点,经过几个月的忙碌,2015年淄博市第二批精品课程立项时,该校报送的《博山乡土文化》、《餐饮服务与管理》、《手工制作》3门课全部通过市级立项,打响了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一枪,也鼓舞了博山第一职业中专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干劲。

在2015年三门市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并有意识、循序渐进地组织学习。2016年上半年,学校召开了三次校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会,最终评选出8门校级精品课,并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市级精品课程评选。为了提高市级精品课的通过率,该校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每一个月,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都要围绕精品课开展一次活动,分别于2016年5月、9月、11月邀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的精品课程专家围绕精品课程开发、建设、技术等主题开展培训讲座,现场对该校已经展开的8门校级精品课进行点评。付出终有回报,在申报市级精品课程过程中,该校旅游商贸部精品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推荐申报省级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到2016年12月淄博市第三批精品课立项时,该校8门校级精品课全部参与市级精品课申报,其中5门课通过了专家审核,并予以立项。

面向学生 面向需求

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体现出了学校的办学智慧,学校以精品课程为核心,在专业课程体系和品牌专业上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重点打造。

重视精品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辐射专业主干课程的精品课程体系。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学校将专业细分为酒店管理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该专业成功申报了《餐饮服务与管理》和《导游实务》两门市级精品课程,作为最核心的两门课程还与《前厅服务》、《客房服务》、《模拟导游》、《导游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相互渗透,这两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势必会对其他专业课程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优化整个专业课程体系。

重视文化课、基础课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弱是普遍现象。博山第一职业中专从实际出发,将生活经验融到教学中去,将知识点揉碎重新组合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状态,开发了《中职数学第一册》、《中职英语第一册》两门基础课的精品课程,这对于博山第一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重新认识和掌握文化基础知识有了希望、途径和方法。

重视学生习惯培养、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博山乡土文化》作为淄博市中职学校第二批立项的一门精品课程,同时也是博山第一职业中专首门获得市级立项的精品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包含了孝文化、陶琉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虽然《博山乡土文化》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和中职一年级的公修课来开发的,但是它在促进文化传承、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长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学有所用 术有专攻

精品课程建设,为博山第一职业中专打开了一扇窗口,围绕课程建设的体系逐渐形成,引领学校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了订单教育。学校与青岛海尔、烟台LG、山东鲁泰、青岛德宝、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组建订单班。入学就是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9%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博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从服务于学生终生职业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将继续深挖潜力,更新课程建设理念,重新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新型、特色鲜明、有示范和推广作用的精品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重点投入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强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以更开放的姿态引企入校或建立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把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步伐与节奏,力争在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