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淄博日报》头版,以 “放学后,孩子再也不愁没人管了”为题,刊发我市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如下:

放学后,孩子再也不愁没人管了
——我市完善课后服务解决家长困难填补教育“真空”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陈玉美 张新明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飘呀飘呀 飘向西天……”下午放学后的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依然热闹非凡,老师正聚精会神地指挥着部分小学生唱歌。与此同时,在张店区湖田小学,一场象棋友谊赛也正在紧张进行着……这是我市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家长接孩成难题
主动担当有作为
据统计,在这之前全市普遍存在小学生放学较早、上班族家长因接送孩子耽误工作的难题,接到单位不合适,放在家里不放心,送到小饭桌不安全,还会产生经济负担……对此,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印发文件,要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淄博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并迅速落实上级要求,对全市中小学生作息时间,特别是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日下午放学后的接送、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充分利用管理、人员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并对课后服务的工作定位、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安全保障、管理机制等都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为各区县的工作落实绘制了路线图、时间表。同时,通过“淄博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淄博教育局官方网站、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工作氛围。
科学安排方式多
课后服务全铺开
充分考虑到区域、城乡和校际差异,市教育局采取一校一案的方式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引入校外合法办学机构,免费到校开设航模、3D打印、绘画、魔方、尤克里里、围棋、非洲鼓等社团,同时,学校结合师资优势,开展了键盘、七色光、绳趣操等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张店区黄家小学因地因校制宜,丰富课程体系,开设了音乐、舞蹈、陶艺、绘画、踢毽子等10余类覆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拓展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张店区宇峰学校构建了以体育、音乐等兴趣实践活动为主,以辅导个别学习有困难学生为辅的课后服务工作框架……截至目前,全市338所小学中,除临淄区31所乡镇小学和文昌湖3所乡镇小学因有校车接送、不需要安排课后服务外,其余304所小学均能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个性化课后服务工作。
部门联动保安全
服务成效赢点赞
为了便于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课后管理,市教育局要求以区县为单位,统一学校作息时间,并合理规划课后服务时间,确保课后服务无时间空档。同时,要求学校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并制定应急预案。要求区县教育局积极协调综治、公安、卫生、消防、食药监、安全保卫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学生安全。
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了小学生接送和监管“空档期”难题,而且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发展爱好特长提供了场所和免费指导,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认可和好评,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再度提高。“自从孩子参加学校课后服务后,孩子放学后再也不愁无人照顾了!”沂源县历山街道振兴路小学三年级三班蒋镇宇同学的家长高兴地说。“过去孩子放学之后没地方去,有时候在学校门口站一两个小时,还有可能去网吧等场所,现在家长晚点接孩子也放心了!”高青县实验小学一名学生家长致电本报称赞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