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中国教育报》11版,以“打破班级围墙 实现快乐成长——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特色创新纪实”为题,刊发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如下:

打破班级围墙 实现快乐成长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特色创新纪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说来简单,行之何难。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如此简单直白、却又内蕴深刻的要求,无数幼教工作者自然躬耕教海、尝试着有效的方式去迎难而战。
那么,如何去打造适宜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乐园?孩子们真正需要和喜爱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有着自己独特的解答。本着“让孩子站在游戏的正中央”“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体现孩子真正的需要”的理念,从2015年起,开始尝试在中大班级部实施室内混班游戏,实施打破班级界限的特色教学。2016年1月,该幼儿园的课题《特色班级背景下的混班游戏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被列为淄博市“十三五”重点课题。
那么,怎样打破班级围墙?什么又是混班游戏呢?淄博市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凭借实践积累的经验有力地回答:幼儿在熟悉级部内各班级特色区域和材料投放的基础上,打破班级界限,在区域活动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的游戏活动,就是混班游戏!园长认为,混班游戏要在班级打造好特色区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幼儿园各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遵循孩子们的意愿和兴趣,在区域种类中选定一个班级特色,通过区域种类的定位、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布置、游戏活动的开展等独具匠心的构思,最终,将班级彻底打造为“特色班级”。
追根溯源,锐意创新,实现特色发展
这场关于“混班游戏”的风暴起源于老师们日积月累的工作疑惑。
一是班级空间有限,影响游戏活动深入开展。而在园长的心中,这一切的开展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持。面对幼儿园教室空间有限的现状,各班如果兼顾美术、科学、建构、角色等区域,就会造成单个区域空间不足、无处投放材料、缺乏层次感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玩”的质量。所以,打破围墙、启动“混班游戏”迫在眉睫。
二是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兼顾。在起初的班级区域创设中,各班都设置了美术、科学、建构、角色等区域,老师既要兼顾各个区域的材料投放,还要思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极大程度上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致使每个区域都不够深入,班级环境也如一盘散沙,形散神散,因此创新一种新机制势在必行。
三是各班区域材料种类重复且数量较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混班游戏”避免了这一无意义的浪费行为,让资源完成了级部整合、互通共荣的华丽转身。
四是同龄幼儿发展的不均衡性。平时的孩子们只在本班进行区域活动,只接受本班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各班孩子有很大差异,而“混班游戏”将这些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们糅合在一起,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与资源,为成长助力。
目前,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每个级部各四个班级,分别形成了“角色游戏”“创意美术”“科学探究”“自主建构”特色,为混班游戏的有效开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明确目标,各展所长,实现自我超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下,肩负着培育祖国幼苗的重任,老师们任重而道远。可是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是2012年刚刚建成的年轻园所,拥有的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岁年轻教师队伍。虽有鸿鹄之志,奈何经验能力并不能支持老师们迅速成长为全面掌握五大领域幼儿发展目标的优秀教师。如何正视自己的短板?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平衡幼儿需要和老师能力之间的天平?一个个问题摆在了年轻的教师团队和领导班子眼前。
将目光重新定位纲要等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园长找到了“混班游戏”的源头,这正是学前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实验幼儿园的愿景,就是能让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实幼人坚信,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人的生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真实再现。社会性发展、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探究能力……“混班游戏”满足了幼儿急需的一切营养,为成长助推。孩子们在自由的游戏中认识生活,学习着、快乐着;教师们融入其中、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小先生制”,而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创新的“混班游戏”特色之一,就是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在游戏和交往的过程中,互为 “老师”,平行进步,让孩子们体验一把“好为人师”的乐趣,激发游戏兴趣。
如此说来,淄博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确立的“混班游戏”的发展目标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最终实现幼儿与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让孩子拥有自主选择班级、自主选择同伴、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主决定怎么游戏的权利。让教师拥有根据兴趣、能力、爱好选择自己班级的特色和发挥所长的空间。
在这里,“混班游戏”为每一名教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从自己的优势领域开始,与时俱进、超越自我,实现快速的专业成长,为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写下自己的篇章。
小步迈进,由点及面,实现教育创新
积水成川、踏实迈进。实幼人规划了混班游戏“五步走”方针——第一步打造班级特色环境,为孩子营造生长空间;第二步完善班级区域材料,凸显自主发展目标;第三步整班换班进行区域游戏,熟悉其他班级的环境和材料;第四步实施两两混班制,融入其他班级熟悉他班幼儿;第五步实行级部内自由混,自主选择班级进行游戏。
“五大步骤”环环相扣,使孩子们既在快速熟悉自己班级环境和材料的基础上,又快速熟悉其他班级的区域材料和区域设置,更让孩子们快速熟悉了全级部所有班级的区域材料和游戏玩法。
通过全园教研确定班级环境创设方案、级部教研整合级部资源、各班分工打造特色班级环境。在该园我们看到,美术特色区域里的青花瓷纸扇、各种瓶子、纸伞等材料,经孩子们巧手创造、老师们细心装饰,打造出了美轮美奂的“百变陶瓷”主题,让人如同穿越时空,流连忘返。科学特色班级在材料投放上,围绕现阶段幼儿科学和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来投放。如:因兴趣投材料,因探索而发现,因操作增兴趣,因记录呈规律等,构成了幼儿早期科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深受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混班游戏”,产生了“四大”效果。
——“混班游戏”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现在,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与全级部近150位小朋友和12位老师共同游戏、交流,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如畅畅是个内向的孩子,刚开始混班游戏时,他只在自己班级玩,但他虽没走出自己的班级却因其他班级孩子的加入使他认识了本班以外的小朋友,慢慢的通过在自己班级认识的其他班级好朋友的引领,慢慢走出自己的班级主动去认识更多好朋友,现在的畅畅不但认识了很多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而且游戏中他越来自信、越来越开朗,每天都在欢乐的氛围中成长。
——“混班游戏”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混班游戏让不同班级的孩子汇聚到一个班级游戏,这无疑扩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了游戏内容,提高了游戏水平。如中四班的积木搭建区,中四班的孩子们在搭建亭子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中二班的楠楠、洋洋等小朋友的加入,拓展了搭建亭子的经验,中四班的小朋友很快掌握了搭建的技能,小小建筑师们忙得不亦乐乎。
——“混班游戏”有助于幼儿的自主发展。“混班游戏”给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医生、理发师、厨师等角色比比皆是,孩子们不但成了游戏达人,还和其他班级的小伙伴一起合作表演,令人赞不绝口。
——“混班游戏”有助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混班游戏”让老师们有机会接触到了各个班级的孩子,从不同班级孩子的言谈举止中,让全体教师感受到了班级之间的差异,进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尤其是通过经验交流,优化了老师们的教育行为,提升了教育思想观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园长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学前教育就应该是没有围墙的教育,幼儿作为未来的新一代就不能关进笼子里进行教育。“混班游戏”的特色创新,为孩子们打开了一片晴空,让他们在幸福、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从源头上解决了幼儿教育怎么教、孩子怎么玩、学习怎么学、心灵怎么样得到历练的根本问题。可以说,“打破围墙,混班游戏”的教学方法改革,是一条哺育幼苗茁壮成长的创新之路,是浇灌万千花朵竞相绽放的成功之举! (翟艳丽 解 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