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山东教育报》刊发淄川区教育新闻

2016-02-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2016年1月25日,《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栏目,以“一位普通教师和他的‘'植物王国'”为题,刊发淄川区教育新闻。图片及文字如下:

 

 

 

 

一位普通教师和他的“植物王国”

——记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中学教师肖宏平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在15年间埋头于家乡绿海中,为本土的树木、野生植物、名草等拍摄了10万余张照片,整理出110多科近2000种植物的资料,撰写了一部《地方植物分布志》,打造出自己的“植物王国”。

他,就是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中学教师肖宏平。15年来,他做了一份与本职工作有关又无关的工作。

 

一个人的“长征”

2015年12月9日,在淄川区峨庄中学的植物学科工作室里,肖宏平正在带领植物兴趣小组的学生认识各种植物。他用投影仪展示了一种植物的图片,并且讲解道:“这是葎叶蛇葡萄。它就是咱们土话常说的山葡萄。”学生王清和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自己吃过的野果,他兴奋地说道:“哦!我在山上吃过这个!只不过,我一直不知道它的名字!”

投影仪上展示的照片全部是肖宏平自己拍摄、制作的。他的工作室里包罗万象,既有家乡田间地头常见的黄蒿、苦菜,也有《山东植物志》中并未记载的杂色牵牛。

1994年,21岁的肖宏平从淄博第二师范毕业,被分配至淄川区峨庄中学当生物教师。2000年的春天,他带领学生去附近山上进行植物嫁接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一个学生突然指着地面上的几片叶子问他:“这是什么植物?”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学生搞恶作剧,故意把树叶插进土里。于是,他试着用手拽了一下。结果,他发现“树叶”本来就是生长在土里面。看着学生们期待的目光,他只能红着脸说:“我不认识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是在峨庄出生、长大的本地人,又是专门研究植物的教师,却不知道身边的植物是什么。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肖宏平。

从那以后,肖宏平开始有意识的认识各种植物。在放学后、休息日,一有空他便上山,碰到不认识的植物就收集回去,向乡亲们请教。但是,乡亲们告诉他的都是一些土名。当时,鉴于条件限制,他借不到植物志,也没有网络,因此没法确定植物的学名。后来,学校联网了,他便到专门研究植物的网络论坛上进行在线咨询。这样一来,即使不能确定名称,也大大缩小了鉴定范围。2008年,肖宏平找到了《山东植物志》的电子版,如获至宝。从此,过去那些不能确定的植物基本上能找到“学名”了。

从2006年到2009年,肖宏平天天上山。特别是一到休息日,他就早上出去,天黑才返回。有的时候,他一天能走20公里山路。15年间,他走过的路有2.5万公里。这相当于他一个人走了两次“长征”。

肖宏平说:“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主要标志。有的花在早上开,有的花在中午开,因此,我必须天天去,才能拍到一棵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肖宏平掌握了大量植物资源,因此在带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得心应手。例如,在做实验“观察植物表皮细胞”的过程中,肖宏平发现,虽然课本中提到用菠菜叶,但那时山区的菠菜已经下市。于是,他从学校周边采来灰绿藜的叶子、枸杞叶子,用它们代替菠菜叶做实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无限风光在险峰”

肖宏平和植物打交道,最初是想增长见识,后来拍摄植物成了他的爱好和习惯。一开始,他用的是清华紫光相机。它没有微距、防抖功能。每次拍照前,他必须用一只手拿着放大镜把图像放大,用另一只手拍照。只有这样,照片才会相对清晰。最多的时候,一个镜头他要拍60多次,才能找到一张合适的照片。为了寻找最佳角度拍摄,肖宏平曾手脚并用爬过3米高、坡度达80度的悬崖,也曾踩到马蜂窝、蛇。有一次,他连人带车滚到农田里,照相机被摔坏了。

艰难险阻挡不住肖宏平对植物的热爱和痴心。15年间,他用坏了三台照相机,拍摄了10万多张植物照片,整理出110多个科近2000种植物资料。这些资料中有植物名称、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培育价值、药理作用等。通过这些照片,他把家乡峨庄的古树名木、山珍野菜、名贵药材、国家级保护植物展现给了更多人。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肖宏平在他的“植物王国”里品尝着快乐。“每当我碰到一种没见过的植物,就像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一样。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肖宏平说。

在这期间,他发现了《山东植物志》上没有记载的6种植物,如杂色牵牛、二叶兜被兰等。目前,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正在对这些植物进行鉴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现在,肖宏平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植物专家,经常有人慕名来请教他,有些同事戏称他为“植物人”。只要是峨庄山里的植物,他看一眼就能说出它的名称和性状。有一次,一位外地的兰花爱好者为了一睹二叶兜背兰的风采,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辗转来到淄川区峨庄中学,找到他。

近年来,佛珠成了热门货。于是,有人向肖宏平打听护山棘、黄金木这类可以做佛珠的植物。但是,他绝不透露。他说“护山棘的根系很发达,护坡能力很强。它生长50年,直径还到不了5厘米,非常珍贵。”他认为,保护环境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家乡峨庄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现在,肖宏平仍坚持天天上山给植物拍照。他想完善已有的植物资料库,并且期待发现更多的新植物。他还想把这些资料集结成册,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家乡的植物,合理开发家乡的植物资源。

“为了让肖老师掌握的植物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学校打算以肖老师的植物学科工作室为依托,建立植物展览室、植物园地,并且力争在几年内成立校办企业‘野生植物开发基地’。”峨庄中心校校长蒲业振表示。

肖宏平扎根山区,孜孜以求地探索家乡植物,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家乡的人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