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教育局
美与健康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服务 > 美与健康
美与健康

淄博教育2015年度工作盘点22:起舞正当时

——2015年淄博市推进体卫艺教育改革纪实

2016-01-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体卫艺科 字号:[ ]

   

 

  抓空拳、小臂体前屈伸、纸飞机投掷的“力量素质”训练,小步跑、高抬腿跑、弓箭步交换跳的“速度素质”练习,直腿跳、半蹲跳、跳绳、垫脚尖、跳人马等不同花样的“弹跳素质”提升,孩子们享受运动的乐趣,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为常态,“套餐式”体育锻炼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樱花开了,“小青鸟们”一起过樱花节,写樱花,画樱花,咏樱花……来源于孩子们创意的“帽子节”,学生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利用各种材料,编制出自己喜爱的各式各样的帽子,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帽子节走秀……临淄区实验小学在课程上大胆突破,实施学科跨界合作,发挥艺术学科独特作用,主动融入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春风拂面,轻舞飞扬。以上是我市中小学体育课多样化选择和艺术课渗透迁移的精彩画面。一年来我市体卫艺教育工作积极创新,不断进取,健康与美丽共舞,舞出了全市体卫艺教育改革的新天地。

 

登高起舞展风光无限

近年来,全市学校体卫艺工作重普及、促提高,形成了整体素质提升与竞赛迭创佳绩的双赢局面:成功承办了山东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现场展示暨经验交流会;在三年一届的省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实现“六连冠”;市教育局被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市”。连续两届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优秀组织奖;桓台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1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3所学校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守正出新·习字立人”书法教育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全市中小学‘大美育’格局”等项目在全国全省引起广泛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也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大潮之中,这对全市体卫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具备了一定的高度和广度之后,怎样规划蓝图、规划怎样的蓝图直接关系到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体卫艺教育特点,培养体魄强健、具有正确审美观、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成功的改革从来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众广泛参与、集体同心攻坚的结果。只有打破常规,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识,才能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经过一年的酝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改革体卫艺教育,消除制约发展障碍,才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全市教育系统把改革创新作为体卫艺工作发展的最大动力,聚力改革,聚焦创新,凝聚智慧形成共识,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争取主动权,占据高位,共同描绘体卫艺改革蓝图。

 

 

 

伴时代强音起舞引千帆竞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启了中国改革2.0时代,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山东省着力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大势不可阻挡。

我市踏时代强音,紧密结合省、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任务和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反复论证、精心酝酿,根据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细化改革任务,加强统筹、多措并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春蚕破茧应运而生,2015年11月市教育局发布了《淄博市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市体卫艺改革做出全面部署。一经出台,备受关注,方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各区县、学校围绕课程、教学、活动、考核评价、人才培养、校园足球、体育与健康考试、教科研和美育9个方面26个项目认领任务,制定细则,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全方位推进体卫艺综合改革。

重点突破,试点先行。我市张店区、临淄区发挥区域优势,桓台县挖掘“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的底蕴,承担全市艺术素质测评试点的工作任务。在原有随堂测试或部分抽测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针对性强的方案,不断完善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内容、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艺术素质测评档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打破瓶颈,填补空白,加大信息化平台在体卫艺工作中的应用。承担了全省信息化手段应用于体育课教学评价和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改革项目。桓台县通过对体育课测试评价系统的研发,积极推进高中专项化教学改革,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师资、场地器材等情况,按照教学选项合理制定选课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张店区也积极探索,成立区优秀教科研团队,利用信息软件测量学生脉搏心律数,输入运动负荷曲线,以此来分析每堂课学生各项指标情况,形成了“体能、技术、能力、兴趣、参与度”五大指标融为一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临淄区主动发挥内驱动力,先从学校班级开始尝试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以期解决学生艺术技能通过试卷笔试的弊端,真正让学生感受视觉、听觉的学科艺术特色。

 

 

 

创新驱动,激发活力。拉力带、哑铃等器材伴着动感的音乐,让教室内学生们满头大汗,但个个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这是我市“室内体育实践课”的场景,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务求实效,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有效解决了“寒冷+雾霾”无法进行体育锻炼的难题,并在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

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淄博五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美术选项教学,以级部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7个项目中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淄博实验中学先后开设了12个艺术选修模块,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艺术选课要求;临淄区合纵连横,在课程上大胆突破,对学科实行跨界整合,采用“渗透、迁移、交错、训练”教学策略,让课堂彰显创新魅力;桓台县突出原创和地域文化特色,将制作“丝袜花”的校本课程搬上了全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令大家耳目一新;周村区实验中学的高中音乐教学列入了市级“十二五”重点课题。

 

 

 

彰显特色,百花齐放。“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三位一体,“课课练、天天练、自选练”三练结合,“生活化、游戏化、项目化”三线并行,已成为我市长短课时相结合的体育套餐模式。目前全市有325所学校开设体育校本课程,416所学校开设艺术校本课程,1197个体育社团和2886个艺术社团,均展示了独特的地域和学校特色。

全市各区县、各学校纷纷研究制定所承担改革任务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良好的改革氛围凝聚改革合力,改革项目“全面开花”。张店区“基地+社团+超市”三维共进、联动互补,拳击、自由搏击、传统武术、健身、书法、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社团“超市”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临淄区3D打印、乐高机器人等新兴项目,戏曲、书法篆刻等传统技艺兴趣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桓台县邀请民间艺人传授苇编、剪纸、陶艺、地方戏曲等技艺,让学生感受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碰撞结合产生的火花;博山区大力推进学校教师艺术社团建设,全区各学校成立教师声乐、书法、朗诵等艺术社团60余个;高青县利用全国“武术之乡”、“书法之乡”的良好氛围,制定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艺术社团改革三年规划;淄川区在“区长杯”体育联赛和“小星星”艺术节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工作体系;周村区借助教师专业技能,推动地方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沂源县则采用专项测试和素质评价相结合,对高中专项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

各局属学校也分别结合实际选择重点领域积极探索,进行突破。淄博实验中学认领了高中体育、艺术专项化教学改革和校园足球品牌建设;淄博三中通过“相约星期五”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搭建平台,明确了改革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淄博六中在原有学校考核评价基础上完善体卫艺教师评价制度;淄博十七中突出艺术中学的特色挖掘体卫艺教育中的美育因素;淄博中学实行艺体教师工作室管理模式,工作室既是各项艺体活动阵地也是改革创新的平台,个人成长与集体智慧相结合,有效调动了艺体教师工作积极性;淄博四中注重推进体卫艺社团改革,增加社团、俱乐部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体卫艺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


 

 

 

 

踏歌起舞奏和谐乐章

淄博教育人怀揣梦想,用情推动,用心“酿造”,激情共识催生了体卫艺教育改革和谐共舞的局面。

“全市中小学‘大美育’格局”在全国全省引起广泛关注,淄博市教育局及5所学校加入中国美育联盟,中国教育报、大众网、中国美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我市美育工作予以报道。

10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学校体育斩获19个省第一,我市羽毛球、排球、田径、足球、游泳在山东省中小学体育联赛中获15项冠军;全省中小学阳光体育优秀案例我市特别奖4个占全省的1/3;省游泳联赛中我市小学男子、女子分获团体第一名,中小学生游泳水平提升是淄博市在全省率先普及游泳进课堂的最好见证。

“起源地 一体化”校园足球提升计划实施,作为全市教育创新项目成果突出,高水平承办了中国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并获“最佳赛区奖”;淄博市被确立为全国首个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示范区;我市临淄区(山东省唯一)和21所中小学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区)。

“百灵”艺术节与美同行,艺术展演闯入全国总决赛,我市13幅作品和论文被推送教育部,数量占全省21%;年内全市有11个节目在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进行现场展示,数量居全省第三;市教育局和四个区县获优秀组织奖,数量全省第一。

书法教育再添新亮点,举办全市首届“柳泉杯”中小学生书法创作大赛,打造书法大赛活动品牌;《手语说书法》一书的出版弥补了特教学生书法教育的一项空白;在山东省首届教师书法作品选拔赛、全省大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我市获奖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淄博学生的身体素质好,精神面貌也棒!”省专家感慨全市健康教育改革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将肥胖率、龋患率、视力不良率纳入区县现代化和优质特色高中测评体系,并对学生查体数据进行现场验证,随机抽取80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视力,龋齿项目复检。我市24所学校通过创建“山东省健康示范学校”为全面改进学校卫生工作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没想到咱们农村学校也能用上这么好的操场,孩子在这里上学,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现在有了塑胶操场,上体育课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家长由衷地感慨。改革红利,保障先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场地比率迅速提升,临淄区率先实现中小学体育场地全部塑胶化。各区县重视并加大艺体经费投入,2015年,我市学校体育经费共投入9000余万元;周村区、高青县、博山区、沂源县借助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契机,累计投资928万元配齐配全了音乐、美术器材设施,极大地改善了艺体教育的条件,确保了艺体教育教学及活动的顺利开展。

欣逢盛世,起舞当时,全市体卫艺综合改革让每个生命的心中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精神的追求,仁心前行,智者无疆,我们一定能在自我突破的基础上推动全市体卫艺教育改革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