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淄博教育局
> 新闻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山东商报》:美德少年张明月 八年甘做同学生命拐杖

2015-06-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字号:[ ]
2015年5月28日,《山东商报》T2版,以“美德少年张明月 八年甘做同学生命拐杖”为题,刊发张明月感人事迹。图片及文字如下:美德少年张明月 八年甘做同学生命拐杖——记“山东好人”2014十大年度人物、全国百名美德少年张明月 商报淄博消息(记者 徐书东 通讯员 贾益芹)5月22日晚,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承办的2014年“‘山东好人’十大年度人物”在济南颁奖。十七岁的学生张明月荣获了“‘山东好人’ 2014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张明月,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九年级学生,患先天性听力障碍。自2005年起,张明月开始悉心照顾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张月。从叠被、洗漱到学习、锻炼……行走困难、无法自理的同学在远离亲人的寄宿学校里得到了张明月无怨无悔的帮助。3000多个日夜,多少次,她每天早起半小时,帮助同学洗漱、买饭;多少次,因为搀扶时间过长,张明月的胳膊肌肉拉伤,肿胀酸痛而不得不贴膏药祛痛……” 张明月出生在高青县青城镇东张家庄村,由于小时候生病用药不当,双耳失聪。2005年,在高青县城一所特教学校读了一年的她来到了淄博特教中心就读,与张月成了同班同学。张月和张明月同龄,从小双耳失聪,且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困难。看到聪明可爱的张月行动非常不便,年仅9岁的张明月成了她最好的朋友,成了她的“全职保姆”。从此, 8年来,张明月用爱心与行动帮她支撑残疾的身体,成为她生命的拐杖。  早上,张明月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起床,自己洗漱完毕后,再帮助张月叠被、洗漱。然后,扶着张月来到餐厅坐下,把俩人的餐具洗好,再把俩人的饭菜打来一起吃。有时,拿不准张月喜欢吃什么的时候,她就扶着张月一起到窗口打饭。 上课了,因为是聋哑孩子,老师提的很多问题需要到黑板前用板书作答,由于张月无法站立书写,一开始老师都尽量不提问她。张明月就向老师提出,尽管提问张月,自己可以扶她书写,不管多长时间。当她看到张月回答正确时,就会由衷地替她高兴。下课了,张月要上厕所,张明月就陪伴着她一起去。张月体力有限,课间除了上厕所,都是坐在教室的座位上,张明月就放弃玩耍,陪她说笑。尽管行动不便,张月却很喜欢上体育课,因为张明月会陪着她拍球、做仰卧起坐…… 张月刚来到学校时,有几个新同学看她走路的样子感到好笑,就用奇怪的眼神看她,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有的甚至学她走路的样子,让她很难堪。每当这时,张明月总是勇敢地站出来,上前把他们轰走,并用手语安慰张月:“你不要伤心。他们还不懂事,不用理他们,就没事了。” 张月记得,有一次她上楼时差点摔倒,是张明月用力托住了她。她没事,可张明月却右肘部扭伤并发生骨裂,打了石膏绷带,不得不离校回家休养。虽然每天忍受着痛苦,可张明月还是时时惦记着张月:张月怎么打饭啊?怎么去上厕所啊……张月也给她发来短信:“明月姐,不要担心我,你安心在家休息,遇到你真是我一生的福分。”一周后,张明月不顾肘伤未愈,毅然回到学校照顾张月。 因为扶张月时间过长,张明月的胳膊肌肉拉伤,肿胀酸痛,不得不贴膏药祛痛;张月感冒发烧或是身体不适的时候,张明月陪伴在她床前,悉心地照顾她;张月半夜要上厕所,张明月从睡梦中醒来扶她一起去…… 照顾非亲非故的同学这么多年,很多人不理解,张明月却无怨无悔。每当被别人问及,她总会含蓄地说:“我们是好朋友,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从她身上我也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不怕困难、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和她在一起,我也很快乐。” “谢谢张明月,我很感激她!她就是我的姐姐。”张月如是说。 “这个孩子真不容易啊,为了张月她没有自己的娱乐,两个人形影不离。”老师们这样评价张明月。“二十四个小时,白天黑夜,日夜守护,做家长的也不过如此啊!更何况是之前两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小姑娘太了不起!”每每谈起张明月同学,老师们总由衷地夸赞。 学校食堂里的一位卖饭师傅说:“这女娃不简单!整天帮着她的同学打饭、洗碗,毫无怨言,简直就是活雷锋!” 感动在无数心灵间传递,大爱流淌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张明月的行动感动了师生,赢得了师生的敬佩。学校开展了“向践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好学生张明月学习的活动,张明月的同学们也都主动加入到帮助弱势同学,帮助张月的行列中。下课后,同学们都会主动簇拥在张月身旁,和张明月一起帮助她,和她聊天玩乐。  张明月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她被评为“淄博市道德模范”2014年“‘山东好人’十大年度人物”、中国“百名美德少年”、等多项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拟将校园中心路命名为“明月路”,弘扬张明月助人为乐的精神。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豪言壮语。张明月,一名十七岁特教女生,八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甘情愿地为同学做生命拐杖。她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行动丰富了“好人”的内涵 。在她身上闪烁着助人的美德。是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 (5月22日,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庆祝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通知要求:要积极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 主题实践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